要想建立良好的交談,需要這樣做:1.學會主動;2.嘗試用發問代替建議;3.找出共同興趣或公敵;4.善用身體語言;5.嘗試讓對方感到被重視。

一、如何建立良好的交談
1、主動。大部分性格被動的人,都因為缺乏自信;也有些是自以為了不起的人,要別人主動去奉承他。不論什么原因,主動是人際關系的主要因素。
率先對人微笑,是一個好開始;如果找不到合適的話題,點頭微笑就夠了。即使話說得少也遠勝被動。
2、發問代替建議。與人交談時,不要經常說:“我提議你……”應將建議的事改作問題,別人會更容易接受。
大部分人的自尊心都不容別人觸碰,特別是一些自以為社會經歷豐富的前輩;如果貿然建議他們在某方面做出改善,只會惹來惡感。反之,你的發問有自感無知的意思,使他們產生指導別人的自豪感,從而產生良好印象,那么自然就愿意將問題思考及研究了。
3、找出共同興趣或公敵。許多公司同事之間的感情融洽,通常因為擁有共同的敵人。上司的刻薄,成為同事之間談論與攻擊的目標,無意中造就了團結的氣氛。與人溝通,不妨也采用這個方法:例如評論那個不擇手段的上司,或攻擊某項不好的公司設施等,引起雙方的.話題。
4、旁邊與對面的分別。面試時,主考者與被考者對面而坐,使后者有種無所遁形的感覺,心情特別緊張。
在初相識時,應與對方比鄰而坐;這樣除了拉近雙方距離之外,也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
5、善用身體語言。女性這方面比較占優,只要輕輕一拍對方的手臂表示親善,就可以拉近與對方的距離。不過,有些人不喜歡被別人觸碰,因此非要小心不可,輕輕一碰就夠了,不要故作豪爽地用力拍打,或搭肩等大動作,這樣做反而會嚇怕人。
6、視線的學問。初相識的人通常會互相直視,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過久的直視,會使人感到不安。
一如在面試時,被主考官打量那般,讓人渾身不舒服。同樣地,初相識而放肆地盯著對方,也會惹來不良印象。
***的方法,是在適當時間把視線轉移。例如說“容我想想”時,將視線溜到遠處去。不過,小心別游目四顧,這顯示你是個虛偽的人。
7、聽的藝術。與其費盡心思,說些有趣的話引人注意,不如在互相認識后,努力從對方的話中尋找樂趣。如果對方是個非常被動的人,你再展露動人的話語;否則,邊聽對方說話,邊做出適當的反應,是最恰當的行為。
朋友之間的溝通,除了可將自己的感受和生活傾訴外,也應傾聽對方的心聲。這樣一來,感情才能增長。
8、讓對方感到被重視。每個人心中都希望被別人重視,但空談是不會讓人相信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從細節的行為中表現。
不少人經常重復地問別人的資料,聊了一番后,竟再問對方是什么職位。這樣冒失,實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二、良好的交談技巧有哪些
1、不要三心二意
交談時,放下手頭上正在做的一切事務,比如微信手機聊天,刷微博朋友圈等,并且避開思想的干擾。這樣能夠進入當下的情境中去,專心聽對方的敘述內容,不至于對方講的什么你都不知道。更重要的是對方能夠感受到你的重視以及尊重。這也是我們在說話時,希望對方所做的。
2、不要將自己的經歷與他人作比較
每個人的經歷都是***的,包括內心的感受。當別人向你傾訴自己的傷心事時,你不必把自己的傷心事甚至是更加痛苦的經歷說出來,體現自己更加的倒霉,不幸。因為對方僅僅是需要你的一個安慰,關心而已。談話,不是推銷自己。
3、不要重復說自己說過的話
一直重復自己已經說過的話,會讓對方陷入尷尬的境地。一直重復的話,顯得咄咄逼人并且了無生趣。
4、不要好為人師
真正的傾聽需要把自己放在一邊,也就是先將自己的觀點收起來。這樣就越容易讓對方消除顧慮,慢慢打開內心的世界。比爾.奈伊就曾說過:”每一個你將見到的人,都有你不知道的事情。“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某方面的專家。
5、認真傾聽
我們普遍認為,傾聽對方的話是為了理解而傾聽,以便能夠達到共鳴。事實上,更加準確的說,認真傾聽是為了更好的回應。
三、如何保持良好的溝通
1、男女有別
承認了男女有別,就等于接受了男女間有不一樣的思維。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存在困惑:為何男生就不能積極主動,貼心地照顧我呢?為啥他就不知道我的言外之意呢?同樣的男生也會覺得女生太過敏感,太感情用事,總猜不透女生的心思。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為了能夠達到更有效的溝通,我們必須承認男女間天生是存在差異的。
2、理智看待炫耀
當我們看到朋友圈別人的炫耀時,總會覺得十分羨慕。甚至于當他在你面前炫耀時,你忍不住會有小情緒,結果搞得氣氛很不愉快。實際上,我們應該理智看待存在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炫耀。有些人的炫耀只是無意的,他們只是單純像你展示,而有些人的炫耀可能是保護傘。所以我們更要理性地看待別人的炫耀。
3、不要強忍住眼淚
在溝通上提到不忍住眼淚的心理是指,當情緒達到一個臨界點的時候,先暫停溝通,釋放自己的情緒。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溝通陷入困境,雙方的情緒十分激進。這個時候我們要讓雙方都冷靜下來,讓自己該釋放的情緒釋放,再去思考如何繼續有效溝通。
4、轉移注意力
當我們覺得溝通很困難,無法達到一個滿意的結果時,雙方可能會陷入一個比較難過的情緒。如果這種情緒無法排解,我們可能會覺得很壓抑。而在這個等待緩解的過程中,我們要學著去轉移注意力。將自己的注意力從過分關注的某件事情上轉開,跳出局限的境地,我們可能會看到全局。
四、良好的溝通需要哪些條件
1、理性溝通,說話得體
無論是說話還是書寫,都應該保持理性的頭腦。只有保持理性的頭腦,你才能清晰的傳達你的信息和目標。
正如孔子所說,三思而后行,同樣說話也應該三思而后言。在開口之前要想清楚:你為什么要和對方溝通?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那對方更難摸索你說話的意圖了。如果你想對方能夠更明白你想要表達什么,就需要祛除不必要的信息。當然,在一些必要的細節和事實上,應該詳略得當,讓對方能夠明白你所描述的事情。
2、不卑不亢,互相尊重
在一個團隊中,常常有人在討論問題的時候吵起來漸漸就產生了隔閡甚至矛盾。因為在不知不覺中,大家把對事情的看法加到了人的身上,變成了對人的看法大,自然意見分歧也就變成了個人成見。只有互相尊重,對事不對人,才能保證溝通的順利進行。這個是雙方的事情。說的人,不能把針對事情的溝通扯到對人身的評論上;聽的人,也請不要把對方對事的評論當作是對自己的評論。
不過,想做到“對事不對人”并不容易。一個心胸豁達,不卑不亢的人只要稍微理解一點溝通的實質,就可以做到。但對于性格內向,還有一些自卑或者自負的人來講,理解道理很容易,做到確不容易。一個客觀的人做到容易,一個主觀的情緒化的人做到卻不容易。針對一件不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做到容易,面對一件跟個人利益緊密相關的事情做到卻不容易。
3、真誠坦白,善于傾聽
一般人在交談中,傾向于以自己的意見、觀點、感情來影響別人,因而往往談個不停,似乎非如此無法達到交談的目的。這樣的人很容易招致別人的厭煩。實際上,與人交談,光做一個好的演說者不一定成功,還須作一個好的聽眾。
在談話中,任何人都不可能總是處于說的位置上。要使交談的雙方雙向交流暢通無阻,就必須善于傾聽他人的談話。善于聆聽的人,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師”的道理,能夠利用一切機會博采眾長,豐富自己,而且能夠留給別人講禮貌的良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