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隨著IBM“智慧地球”的提出,物聯網被更多的植入“智慧”的理念,掀起了繼互聯網之后的又一次科技浪潮,不僅為美國關注,更成為世界矚目的新經濟增長點。作為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物聯網已經不單單是一場技術革命,其最終目標是實現核心技術產品的產業化、規模化,為人們提供各種現代化服務,助推我國的工業化和信息化。物聯網絕非一個簡單的網絡或者技術,不可能是互聯網或RFID產業鏈的簡單延伸,物聯網需要實現產業化發展。
在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各國都是由政府投入實施建設,對比下發達國家的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要優于中國。近年來雖然中國經濟發展快速增長,但在其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仍是不可一賦而就的過程。中國的具體國情使物聯網產業基礎設施在全國范圍內無法全面覆蓋。例如,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速度不同,導致物聯網產業發展也不盡相同;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農村地區的物聯網基礎建設沒有完善;由于中國人口基數較大,而農村人口又占比例大的多數,在互聯網的普及應用過程中存在較大難度;物聯網基礎建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各地政府對其投入資金比例不同,也將導致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無法同步。
同時,自物聯網產業開始發展以來,取得的大部分成效都是在政府推動領域,而真正在物聯網商業領域內的發展成果,僅僅在電信移動互聯領域,究其原因仍是政府的大力扶持。比如,中國物聯網核心技術如RFID技術、多維條形碼技術等相對成熟,但仍沒有找到大面積應用的切入點,造成應用規模較小,另一方面看,物聯網在其它核心支撐技術方面仍需突破,達到該技術的國際先進水平,由此可以看出物聯網產業基礎相對薄弱;物聯網產業集群發展勢頭良好,但其服務能力較低,其應用水平仍處在較低位置;在國內物聯網產業的商業領域中,沒有形成市場認可的商業模式,以致仍無物聯網產業的骨干企業;中國物聯網產業要擴大發展,必須破除其行業壁壘,使區域內物聯網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加快整合,促使區域間物聯網產業分工協作格局逐步建立起來。
國內最大的物聯卡交易平臺:物聯卡之家()指出,基于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所存在的問題,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模式設計應確立政府主導,公共類、便利類產品與服務先行的原則。政府的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支持資金相對充足,政府發展熱情較高、期望高,所選定的應用行業比較容易看出成效,市場相對成熟,物聯網產業業務發展穩定,盈利有保障。
基于產業發展的引導和項目示范性質,物聯網商業模式發展需要經歷這樣一個公共應用服務階段,也就是由政府為代表的公共服務部門作為物聯網的建設方、需求方和投資方,由政府直接推動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同時,統一編碼、技術標準化和相關的傳感器等硬件基礎設施建設也會在公共事業服務類物聯網項目應用中得到提升,這也為純市場化色彩物聯網商業模式發展打下了基礎。
因此,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模式應該從,一是政府提供主要的資金來源,物聯網本身的市場規模、發展潛能和投資倍增效應會對各級地方政府產生足夠的吸引力;二是物聯網的應用推廣可以大幅度降低公共事業的服務成本,提高服務效率,改善服務形象;三是在商業盈利模式方面,政府推進的應用示范工程是主要動力,物聯網應用項目將主要集中在城市管理、市政管理、交通、社區、環保、安全生產監管、電網、物流、零售、農業、醫療等公共管理服務領域,基于個人或家庭消費領域的服務市場需求還未真正啟動,但市場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