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34
“大多數人對于產品經理這一角色的理解是狹隘、有偏差的。”
這是上周我們造訪了滴滴順風車事業部總經理黃潔莉(Jelly Huang)時,Jelly說的一句話。經歷雅虎、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公司,在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十多年里,Jelly對于產品經理這一角色的定位有著鮮明的看法。
大多數人對產品經理的理解是狹隘的
各行各業都有產品經理,但差別的行業、崗位,對產品經理的技能要求是完全不相同的。
好比一個做社交產品的經理可能會把怎么洞察用戶在社交上的心理,怎么驅使用戶跟別人發生交流作為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是做客戶系統的產品經理,他會做打通信息流,整合客戶信息、用戶信息、業務信息等比及一套信息流里面的工作;
而工具型的產品,好比微信的產品經理或者是郵箱的產品經理,他最重要的技能就釀成了他要思考如何把工具如何做的更好,怎么樣把信息收發監控的流程轉化為順暢的流程;
又好比說,騰訊視頻的產品經理,做首頁和做視頻流的解決的問題其實是完全紛歧樣的;美團的產品經理,重點是商家后臺和工具,幫手幾萬名快遞員解決效率問題。
雖然他們的技能、性格、業余喜好看起來不像一類人,但大家都是產品經理。
過去的幾年里,隨互聯網一起蓬勃發展的,還有網上鋪天蓋地的關于產品經理的書和文章,,但這些書其實是很難總結出所有行業共性的,一般都是某個行業的專家總結了本身所在的行業的特點。
所以有一個比較遍及的情況是,一個團隊在培養和選拔產品經理的時候,很容易從團隊自己擅長或者是比較敏感的行業技能入手,把這個技能當做是產品經理的重要手段。
好比說,如果他是做商業產品出身的,他會特別關注數據敏感度,你的商業敏感度,你對流程的掌控能力,甚至你的復雜溝通和協調能力。但是如果說他的老板是做社交產品出身的,那么,他老板會更關注他對用戶心理的洞察,對交互、設計能力的考察。
這些對產品的定義都是比較狹隘、比較技術性的,所有產品經理的工作素質上都是在解決用戶的問題,但產品經理或者互聯網這個行業和另外行業又是有所區另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用戶思維。
Airbnb Vs 微信產品經理的用戶洞察
關于用戶思維和用戶洞察,Jelly向我們分享了Airbnb的一個案例。
Airbnb的整個成長是從整站換成圖片模式開始的。
用戶在挑選房子的時候,圖片能幫手用戶去做決策,通過圖片來判斷這個房子好還是欠好。但一旦網站做了大圖,用戶就對圖片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Airbnb花錢找了個團隊專門給房東拍標致的大圖。
為什么微信伴侶圈不適用于大圖模式,因為當時有一個基本的判斷中國生產圖片的質量比較差,這是產品經理的洞察。
如果只是站在產品的角度看產品的話,Airbnb大圖模式并不是極致。
其實在思考做大圖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想到運營團隊和房東有沒有能力去提供高質量的大圖,而房東能不能提供高質量的大圖又決定了房客要不要租房子,房客要不要租房子則是在考慮你能提供的價值、能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這其實是一個閉環。
如果我們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這個產品就是失敗的,和你用什么手段沒有素質的關系。
最后我們發現為了解決圖片質量的問題,我們必需雇傭一個質量團隊,我可能給10%房東每個人拍五張圖片,但帶來的是質的飛躍。
“這件事情是不是一個產品經理應該做的事情?我覺得它應該是。”
只有站在用戶的角度看問題,思考用戶到底需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才能對用戶負責,為用戶提供價值,才能抉擇、取舍。尤其是互聯網現在已經越來越多的滲入到各行各業,產品經理要面對用戶也越來越多樣,可能是商家,可能是消費者,也可能是合作方。
好比O2O,實際上給很多線上的商家提供了非常好的營銷價值,這個價值只有你能提供,只有你能關心他需要什么,你就會找到你的成就感。
因為總的來講,公司大的層面做決策更多是數據導向的,但是每一個真正做一線決策的同學,必然要清楚本身給用戶提供了什么價值。
下一篇:淺析螞蟻聚寶的全新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