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46
為生活加些小資情調,擁有慢生活節奏已經成為很多人的追求,翻翻訂閱號列表就能品出點味道來。我們或多或少都關注了幾個玩藝術談文化的公眾號,而它們的存在也已經豐富了事物的呈現方式。
好比提到各個朝代的帝王,你的腦海里是會蹦出他們一本正經治國理政的樣子還是以下這樣的?說到詞人大咖或背面人物,是傷春悲秋還是像這樣活潑可愛的?
這歸功于創作者的腦洞大開,讓那些看似高冷、晦澀難懂甚至于平凡的事物都擁有了另一個新模樣。舊故事新講法,同樣的表示張力在公眾號中也不乏少數。獨辟蹊徑形成本身的特色,這些運營者這樣做。
選擇對的傳播形式
容易事半功倍
GIF博物館
GIF——新穎、新鮮、獨特
GIF博物館館長米麥是個GIF深度喜好者,在他看來,GIF的優勢介于照片和視頻之間,它比照片承載信息量大,又比視頻打開成本低。再者,作為一種視覺語言,它擁有本身獨特的語法,好比“無限循環”,好比“無聲”。
有意思的GIF素材收集難度還是比較大的,米麥的素材多源自國外各大社交平臺。對于GIF素材的選擇,,米麥有著本身的原則——品味高,腦洞大。
他收集的GIF圖包含萬象:“骷髏”主題的暗黑風格,讓密集恐懼癥瓦解的數點矩陣,幾何美學、人體藝術、空間想象力……腦洞特別巨大,逼格忽高忽低,口味輕重難測,反復挑逗讀者視覺。
保存個性化的味道
打造專屬IP
劉備我祖
文言文式表達,文雅又與眾差別
在粉絲遍及更喜“快消信息”的時代,“劉備我祖”運營者劉黎平“用史記體寫時評”出奇制勝地為公眾號內容打造了強烈的辨識度和稀缺性,文風可謂自成一派,不易復制。
文言文有必然閱讀壁壘,但“劉備我祖”的文章卻頻出10w+爆文,粉絲更是增長迅猛。在劉黎平看來,文言文雖然小眾卻因其文雅且與眾差別的表達方式深受知識分子等群體喜愛,再者轉發伴侶圈能起到彰顯個人閱讀品味的作用,不管是認同還是“裝逼”,粉絲擁護是事實。
創作內容時,劉黎平會注意把紛雜的內容梳理成一個條理清晰的故事,刪掉多余元素,保存最有節奏感的內容。堅持輸出優質的內容,讓公眾號吸引了一起高質用戶,進而實現良性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