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48
這兩天,AlphaGo與柯潔的三番棋備受關注,人工智能再次掀起一陣波濤。
在第一盤輸了的情況下,今天柯潔第二盤執白再次輸給了AlphaGo!!!
至此,地球上最強的圍棋棋手也輸給了人工智能。關于AI技術的發展究竟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改變,密探還想探尋更多的洞察。
比來,密探聽說有機構對全球AI技術發展進行了地圖式脈絡分析、多技術點位的行業掃描,于是我們獨家采訪了其背后的主導者 —— FutureLab未來實驗室與DCCI*未來智庫創始人、《黑科技》出品與作者之一胡延平,聽他談了下人工智能領域的8大懸念。
懸念1:計算智能向感知智能的歷史一躍,未來還需遠勝AlphaGo的感知智能來完成
問:AlphaGo之父杰米斯·哈薩比斯說,AlphaGo的發明,并不是為了贏取圍棋角逐,對此您的理解是?您覺得這場人機對戰的意義是什么?
胡延平:AlphaGo是DeepMind為了拓展市場品牌認知,推出的一個博眼球的“非產品”,所以的確如哈薩比斯所言,不是為了贏取圍棋角逐。現在AlphaGo在歐美市場已經成功博得醫療健康等領域一些大客戶的需要用到AI技術的傳統行業需求大單。對于AI這個領域而言,,算是繼深藍戰勝卡斯帕羅夫之后的又一個計算智能階段的符號顯著性超過技術突破性的里程碑。但是,這個里程碑依然在計算智能這個階段和范疇之內。
從計算智能向感知智能的歷史性一躍,未來還需要遠勝于AlphaGo的感知智能來完成。
懸念2:AI自己是中性的,取代人的部分勞動如何真的成為對人的遍及解放而不是奴役
問:對于人工智能將超越人類、替代人類的不雅觀點,您怎么看?
胡延平:整體而言,AI依然處于計算智能階段,正在開始往感知計算標的目的走,但是距離認知計算還比較遠。AI依然處于早期、幼稚期,今天的AI的基本架構就原理而言依然比較“機械”,有最簡單的記憶能力、監督與增強學習能力的AI才剛剛產生,有內生AI能力的AI更只是雛形初現。用算法模擬人類情感模式所可能產生的AI情感還說不上是真正的情感。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最強大的AI也依然是有本體無主體的客體。
我比較贊同Michael Jordan的看法,Michael是真正的專業人士,他說“霍金研究領域差別,他的論述聽起來就是個外行,機器人毀滅人類的可能性,在幾百年里不會發生。”
不過,這些并不妨事礙諸多AI以及Powered by AI的技術和產品未來會越來越多取代人類的工作。但是,取代自己其實是中性的,甚至相對勞動奴役人類而言,取代是對人的解放,但是,取代如何真的成為解放、遍及的解放,而不是一部分人奴役另一部分人的利器,這是懸念,這方面的制度擺設、協作規則、社會流動、數字平權等恐怕比技術自己的拓新更為重要。
懸念3:如何防止AI成為被巨頭、國家、民族、種族、戰爭、文明沖突等所利用的惡之花?
問:您覺得人工智能對人類帶來了哪些顛覆?是危險的,還是能夠幫手人類生活得更好?
胡延平:人、人性、人類自身的問題,才是阿誰危險因素,或者才是可能賦予AI以惡的力量的第一動因。麻煩制造者首先是人類自身,社會矛盾、國際沖突、權力秩序、財富分配、數字鴻溝、產業落差、全球化與逆全球化、種族問題、宗教沖突等任何一個方面的負的動能,都可能使得AI的應用偏離中性。人類最大的敵人是人類本身,最有可能毀滅人類的是人類本身,或者未來少數人所把持的AI。
此時此刻開始,首先需要值得警惕的是壟斷之惡,需要防止數據、網絡、AI的過度集中,防止Matrix級另外AI被少數企業或壟斷巨頭操縱,防止億萬人被少數人借助網絡、數據、智能的力量控制,防止AI成為暴力殺人機器背后的智能驅動。對于這五個防止,說實話比較灰心,很多問題在文明深處,無法完全制止,但是努力、盡力去制止,總比無限放任的結果略好一點。
歷史的差別階段,科技力量差別程度充當了殺戮利器的角色,只不過技術越強大,被殺戮者越眾。AI不是惡之花,人之惡才是。
懸念4:AI是the only option嗎?the only option以及to be AI的意思是“人類成為AI”嗎?
問:有媒體說Elon Musk說成為AI是人類唯一選擇,這一點如何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