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月 8 日,騰訊的第七個“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于四川成都西部博覽中心開幕。歷數這七年來,騰訊從“3Q大戰”的封閉走到如今“半條命”的開放思維,這一路上騰訊因“開放”戰略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今天的互聯網正在一步步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而在互聯網的發展中,“開放”始終是一個主旋律。沒有開放的精神,就沒有今天的全球化市場。我國的互聯網龍頭企業騰訊自然是其中一個典型代表,在這個互聯網開放時代,騰訊作為楷模,其開放戰略效果顯著。
七年開放,騰訊書寫了一段不菲的故事
2011 年是騰訊的開放元年,彼時的騰訊正在努力轉換角色,從憑借自身能力的“大包大攬”向“開放”資源飾演平臺角色的轉變,當年的騰訊市值僅 400 億美元。
還記得 2011 年的 6 月 15 日,騰訊的第一次合作伙伴大會召開,騰訊開放平臺上線,為所有的合作伙伴提供流量開放和平臺基礎建設,這一前瞻性的戰略舉措為騰訊博得了更多的贊賞和信任。
6 年中,騰訊陸續開放了QQ空間、伴侶社區、騰訊微博等重要的流量用戶平臺,為合作伙伴提供完善的數據、推廣、支付、安適開發接口,基于騰訊云開放硬件、運營方面的幫手,以及其他優質推廣資源。
在合作平臺的基礎建設方面,騰訊一來為滿足平臺資源的順利對接,不停加快API接口開發;二來則打通內部對接平臺,實現一體化接入式的平臺整合,讓資源流通、對接變得更高效也更便捷。
2015 年 4 月份,騰訊開放平臺上合作伙伴的收益分成就已經超過了 100 億,孵化的上市或借殼上市的公司已經超過 20 家。同年 10 月 22 日,騰訊集團COO任宇昕在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體現,騰訊開放平臺五年內接入的應用數超過了 400 萬。
而放眼如今,騰訊市值超過 4000 億美元, 6 年間實現了近 10 倍的增長,還有更多的數據在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再次得到了刷新:“開放六年來,合作伙伴總數已超 1300 萬,創造就業崗位 2500 萬個,累計總分成超過 230 億。”騰訊開放的戰略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左手AI、右手內容,科技與文化成為騰訊開放雙重火車頭
七年后的今天,騰訊再次對“開放”進行了定位,科技和文化成了騰訊今后開放的兩大支點,其中科技以AI為首,文化以內容為主,騰訊的開放平臺正在走向完善和成熟。騰訊公司副總裁林松濤這樣闡釋騰訊未來的開放路線圖,“騰訊開放將安身于科技與人文兩大支點持續演進,未來將會著力鞭策以AI為核心的新科技開放平臺和以泛內容為核心的大內容開放平臺。”
7 年,完全可以預示著一個新的開始,本年的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公開了騰訊開放的三大戰略。
首先,是騰訊的集團戰略。騰訊集團總的開放戰略可以歸納為四個字“智慧連接”,所謂智慧連接,是對從前“連接一切”的一次升級,即按照差別的場景特點,提供定制化的智慧解決方案。也就是說,在騰訊與合作伙伴的共同探索創新下,尋求最優的智能解決方案。
好比騰訊的智慧零售,一方面實行去中心化,為品牌商、零售商開放入口,充分做好平臺辦事,以互補的形式替代競爭形式,而并非與商家爭奪流量的自營中心化電商業務;另一方面,則是騰訊提供場景和數據支持,通過騰訊社交和內容平臺的巨大流量、以及大數據和AI等技術支持,幫手商家打造本身的特色;騰訊甚至能夠聯動全產品線,為商家打造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幫手線下門店業務數據化、智能化,提高商家的運營效率,拓寬商家的業務界限。
其次,是騰訊內容開放戰略。 2003 年,騰訊進入內容產業,如今的騰訊已經初步形成了本身的泛娛樂內容生態,在戰略升級下,內容生態開始正式具象化于“企鵝號”。企鵝號囊括著微信看一看、QQ看點、騰訊新聞、天天快報、QQ瀏覽器、騰訊視頻等所有騰訊生態中用戶規模超過 1 億的流量平臺。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戰略升級,這意味著騰訊開始真正整合、關注內容,進入數字內容生態的打造標的目的。
而對騰訊的“開放”來說,企鵝號同樣意義深遠,整合內容之后的企鵝號能充分滿足騰訊合作伙伴的內容補給。有了成熟的內容生態,以及企鵝號的“一點接入,多點分發”,騰訊在對頭部公司打造產業鏈的商業化需求、腰部企業的成長流量需求、以及初創企業存活的資金需求等板塊,為合作伙伴提供扶持將會更得心應手。騰訊COO任宇昕則在大會上體現公司將推出“百億”計劃,將以 100 億流量、 100 億資金和 100 億產業資源投入到企鵝號的內容生態中去,扶持企鵝號的內容生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