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盱眙縣是我國著名的“龍蝦之鄉”。近年來,本地大力發展“蝦稻共生”立體生態循環種養,不但提高農田的單位產出,并且讓水稻種植更加綠色環保。
9 月份的秋收時節,很多農民趕在稻谷收割前搶收稻田里養殖的龍蝦,據稱農民因此畝均增加收入 2200 元。
當時,劉強東在個人頭條號表達了本身的擔憂,他體現:“以我對農村了解,稻田地里的農藥、化肥無數,,龍蝦能吃嗎?”
昨晚,劉強東在個人公眾號再次發文,特意為“稻蝦共生”模式正名!
一方面,小龍蝦對農藥十分敏感,稻田不能大量使用農藥治蟲,同時過量的化肥也會破壞其保留條件,農民為了小龍蝦帶來的高收入,反而會克制使用農藥化肥,據研究,“稻蝦共作”生態農業模式下,農藥用量可減少50%以上,化肥用量可減少30%以上,畝均綜合效益可提高258%。
另一方面,目前現代水產養殖也發展出最新的集裝箱養魚模式,這是對傳統養殖方式和養殖模式的顛覆性革命,解決了土池養殖無法克服的質量安適和環境掩護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