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永不過時的話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教育培訓也逐步線上化、移動化。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 2017 年 6 月,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1. 44 億,較 2016 年底增加 662 萬人,其中手機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為1. 20 億,與 2016 年底比擬增長 2192 萬人,增長率為22.4%。
然而,龐大的用戶需求并不料味著參與其中的在線教育平臺躺著就會財源廣進。近日,在線教育辦事亂象不停,在線教育類App小猿搜題與作業幫陷入“涉黃”紛爭;51talk線上英語外教“東南亞口音重”的消息又引起網友熱議。
此外,央視財經此前曾報道,市場機構對 400 家主要在線教育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截至 2016 年底, 400 家企業傍邊70%的公司都處于虧損狀態,僅有10%的公司能夠持平,而能夠盈利的僅僅占了5%,甚至有15%的企業瀕臨倒閉。種種跡象表白,看似風光無限的在線教育,實則是塊難啃的硬骨頭。
倒閉離場、虧損不停,在線教育平臺災民遍野
這幾年在線教育平臺接二連三地倒閉, 91 外教頒布頒發失敗、“老師來了”黯然離去、年小馬過河暗澹退場……在本錢的熱捧下,在線教育行業依舊掩飾不了“燒錢不盈利”的尷尬。
91 外教在 2013 年獲得網易本錢 400 萬美元投資,其初心是讓每個中國人可以足不出戶, 24 小時在線學習英語。在平臺關停之時,其創始人龔海燕體現:鑒于我二次創業過于樂不雅觀冒進,戰線拉得太長,以至于幾個月前就花光了公司融資。
老師來了致力于實現學生與教師的有效匹配,其曾于 2014 年 9 月獲得IDG本錢數百萬元的天使投資。但是優秀的老師資源的稀缺、變現難題、商業模式不清晰、低頻辦事、品牌實力弱等問題阻斷“老師來了”的發展。
小馬過河以留學論壇起家,一開始做托福、SAT、SSAT培訓,在最高峰時曾達到1. 4 億元營收。但是其轉型線上后,花費大量了成本在百度投放廣告,獲客成本倍增,最終因過度燒錢、資金鏈斷裂等問題導致破產走向倒閉。
多家在線教育企業的倒閉說明,高投資的背后,在線教育并不是一項容易賺錢的買賣。而戰戰兢兢存活下來的的企業也大多數處于虧損狀態。
據 2017 上半年年報顯示,全通教育實現營業收入4. 44 億元,同比增長9.09%,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1785. 80 萬元,同比下降149.73%。別的,51Talk公布的 2017 年Q2 季度財報顯示,51Talk無憂英語Q2 季度營收額為1. 918 億元,運營現金流為 5310 萬元,凈虧損高達1. 393 億元,而其去年同期虧損額也有1. 379 億元……
在線教育企業賺不到錢,原因幾何?
在“泡”著互聯網成長的新一代人教育需求膨脹以及大量本錢的扶持下,在線教育本該是“穩賺”的行業,可小馬過河破產清算、老師來了慘談收場、無憂英語高額虧損卻與預期相反,在線教育市場為何看似“錢”景廣闊卻難賺?
一、大多數企業課程模式戰線長,缺少優質內容
在生物學中,我們把人類的學習行為分為先本性行為和后本性行為,而后本性的學習行為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所以,我國乃至全世界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知識就是力量”,而互聯網的發展將教育更便捷化地移到了線上,網易云課堂、騰訊課堂、百度傳課等在線教育平臺也以海量資源為噓頭,開設了各類課堂。
網易云課堂的模式、創意、用戶體驗是在線教育平臺中最好的,但其產品卻有不可熟之處。網絡教育始終是內容為王,網易云課堂的課程數量多達4100+,課時總數超50000,涵蓋實用軟件、IT與互聯網、外語學習、生活家居、興趣喜好、職場技能等十余大門類。但是其線上盈利戰線長,且沒有完美的類目運營,網易云課堂顯得內容雜亂,攤子鋪太大而求精、求質變得很難。
此外,絕大多數線上企業自身存在不足,有些平臺只懂互聯網,教育課程質量不過關;而有些則只懂教育,用戶線上體驗就較差。從教育機構轉型線上的在線教育企業一般都純屬線下課程的照搬復制,雖然打通了線下課程的線上渠道,但其缺乏互聯網運營經驗;而還有一些互聯網企業則盲目集結很多質量參差不齊的課程資源,利用互聯網為線上用戶學習辦事。說到底,這些企業只是在各自原有的資源上面硬性植入了缺失部分,并沒有真正踐行在線教育“以優質內容為核心、便當渠道為輔助”的初心。
在課程優質內容缺乏、運營辦理不足的配景下,用戶對辦事不滿、對內容不滿的投訴事件屢屢發生,在線教育企業的厘革之路任重而道遠。
二、有限的教學時間與師資力量匱乏的雙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