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網的 “三評算法保舉”之后,首當其沖的今日頭條終于做出了回應。

這份題為《正視不足,勉力前行》的回應,實際上表達了一種要進行“整改”的意思,至少有媒體轉載這份聲明時是這樣標注的。
那么, “三評”之后,今日頭條將怎么走呢?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先看一下《正視不足,勉力前行》所表達的數條信息。這份聲明,除了體現要“改”之外,還有更多的信息可以琢磨。下面,我“肢解”一下這份聲明。
第一,認可人民網的“三評”。這,毋庸置疑。
第二,告訴人們今日頭條的初衷。今日頭條的初衷,“是希望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促進人與信息的交流。”
第三,算法分發是目前互聯網的主流技術。
“在今天,算法分發已經是包孕搜索引擎、瀏覽器、資訊客戶端甚至音樂軟件在內的互聯網產品的標配。”這句話表白,算法保舉是互聯網的“標配”,是主流技術。
而今日頭條,并非唯一使用了這項技術的公司。
第四,算法分發,是中國互聯網領先于世界互聯網的技術。
“中國的算法分發走在全世界前列。”就是這個意思。
第五,點出算法分發的意義。
“它和信息傳播介質的升級一起,降低了人們獲取信息的知識門檻,讓‘知識普惠’從標語釀成了現實。”這句話,實際上說出了機器學習的意義。
第六,指出今日頭條的地位。
“作為全球最早依靠機器學習來做個性化分發的信息平臺”,“作為行業領導者,今日頭條有不成推卸的義務”。這些話,也突出了本身的地位。
第七,指出了“人”的作用。
“再聰明的人工智能,也只是一個需要不停升級的工具,而人是不成替代的。這是一個不停磨合和優化的過程。”將算法保舉與人工干預并列,實際上突出了人的作用。
第八,今日頭條的亮相:“讓基于機器學習的信息分發,給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以上八點,除了表白態度外,其他基本上是對算法保舉的解釋、對本身企業地位的介紹。
客不雅觀地講,人民網的“三評”是比較有技術含量的,而并非單純的批評。這一點,必需得承認。
而認真琢磨的話,今日頭條的回應也很有水平,也不但僅是“認錯”那么簡單。當然,這個問題不是我們的考慮范疇。
回過來,從這幾點信息中,我們可以猜測一下今日頭條以后的走向。
第一,今日頭條必定還會堅持算法保舉,而不是放棄它,但在技術上應該會有大的改進。
人工智能,是未來的趨勢;算法保舉,是人工智能在資訊平臺的表現。算法保舉,是今日頭條的技術基礎。如果放棄了這種模式,那今日頭條的根本也就失去了。
不過,今日頭條應該會從技術上進行對一些不良信息的過濾。facebook屏蔽假新聞的經驗和教訓,會不會給今日頭條啟示呢?
第二,今日頭條會最大程度的進行人工干預。
前面已經說過,人是不成替代的。也許,總編纂、主體例度會復蘇,或者以某種另外形式復蘇。
事實證明,沒有總編纂、主體例度,會出現很多問題。至少在目前,完全放棄總編纂、主體例度是不現實的。
第三,今日頭條更加媒體化。
如果僅僅是一個轉載平臺,或者是一個松散的創作平臺,那海量的內容信息會帶來版權、法律、道德等方面的隱患。
所以,最大程度的人工干預輔以更聰明的人工智能算法保舉,做一個更加媒體化的平臺,才是未來。當然,,這個平臺得具有總編纂、主體例度的幫手;不過僅僅是具有媒體的屬性,真正成為媒體很難。但是,會不會回過頭來“門戶化”呢?這也說不定。
第四,今日頭條可能會從大規模擴張階段轉到“守業”階段。
這一點,很有可能發生。也就是說,快速擴張規模的趨勢,可能會戛然而止。
以上四點,是今日頭條今后可能的走向。
人民網“三評”之后,今日頭條將怎么走呢?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