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大緊指北》的成功釋放了一個信號:頭部內容的爭奪將成為FM類產品在音頻付費戰場中致勝關鍵,而競爭從來都是血淋淋的。
來源:刺猬公社(ciweigongshe)
|作者:哲銘
上海的一頓蛇肉不知有多美味,高曉松確實喜歡。
飯桌上,第一次與蜻蜓FM董事長張強見面的高曉松,就答應了獨家合作,還簽下了后期節目的優先合作權。此前,蜻蜓FM團隊已經就合作一事跟高曉松談了 3 個月。

“得到”有《羅輯思維》,喜馬拉雅FM有《好好說話》,蜻蜓FM終于有了《矮大緊指北》。
這檔節目上線一個月,付費人數就達 10 萬,流水突破 2000 萬元,蜻蜓FM借此在付費戰場中打響了一槍。
這證明FM類產品在內容付費戰場的確有競爭力,而頭部內容的爭奪更是成為致勝關鍵。
《矮大緊指北》誕生記
去年 6 月,馬東攜奇葩天團推出付費音頻節目《好好說話》,入駐了蜻蜓FM的競爭對手——喜馬拉雅FM。這款售價 198 元/年的音頻節目,上線一天銷售額就突破 500 萬元,無論是付費用戶數,還是節目口碑,都給喜馬拉雅FM帶來了很高的回報。
其實,《好好說話》團隊在選擇入駐平臺時,跟蜻蜓FM及喜馬拉雅FM兩家都洽談過合作。然而,蜻蜓FM因為給的價格不夠高而錯失了良機。
提到這件事,蜻蜓FM副總裁郭嘉用手捂了下胸口:“當時我們對這個事情想得還不夠深刻,很遺憾失去了和《好好說話》的合作機會。”
把一塊大肥肉送到了對手口中,蜻蜓FM自然懊喪不已,他們亟需一檔爆款節目來打響品牌。
蜻蜓FM的團隊意識到:對于目前各類FM產品的競爭而言,,關鍵已經釀成了頭部內容的爭奪。于是,他們將目光鎖定到高曉松身上。
以前,高曉松在愛奇藝、優酷上的節目也會在蜻蜓FM上免費播出。《曉說2017》不但在蜻蜓FM上進行播出,也在喜馬拉雅FM上播出。
一年后,蜻蜓FM終于比及了和高曉松的獨家合作機會,為高曉松量身打造了《矮大緊指北》。關于高曉松個人音頻節目的制作及獨播,這還是頭一次。
“談合作雖然快,要講什么卻慢了。”郭嘉回憶道。
原計劃本年 5 月上線的《矮大緊指北》,進度一拖再拖,直到 6 月 12 日才正式上線。
因為,節目定位、音頻語速、節奏把控等任何地方出現問題都不行。高曉松錄制《矮大緊指北》第一期節目等Demo時,被反復要求修改了 3 遍。
最終,蜻蜓FM和高曉松確定了標的目的——不講類似于“得到”專欄那種逆人性的“知”,要講順人性的“識”,在和用戶的侃侃而談中讓用戶解壓,順便增長見識。
但蜻蜓FM也有些顧慮,在當下這種追求技能學習的知識焦慮時代,用戶會為這種侃侃而談的節目形式買單嗎?
事實證明,“文青手冊”、“閑情偶寄”、“指北排行榜”這些高曉松按照蜻蜓FM平臺數據有針對性制作的內容,不雅觀眾們是買賬的。
《矮大緊指北》的用戶甚至訴苦節目時長太短,聽得不夠過癮。蜻蜓FM的副總裁郭嘉對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說,根據以往講授“知”的經驗,課程時長不宜超過 15 分鐘,但現在發現類似《矮大緊指北》的課程,可能半個小時才夠。

上線一個月,《矮大緊指北》就售出了 10 萬份,銷售額高達 2000 萬元,蜻蜓FM的品牌也借此獲得了更為廣泛的傳播。
“以前說蜻蜓FM,我可能還要向別人介紹。但現在,別人會說高曉松在你們那兒做的節目還挺不錯。”郭嘉樂了。
毫無疑問,《矮大緊指北》的成功再一次昭示了頭部內容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