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28日開始,陪同著中國銀監會,教育部等三部門出重拳整治校園貸,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數家傳統銀行機構陸續以新的校園貸產品回歸校園市場,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很多在該領域深耕多年的互金平臺則在早些時候相繼黯然退場,紛紛頒布頒發轉型至白領等市場,網貸行業已經進入深度洗牌期,在后監管時代,平臺需要的是夯實內力,打鐵還需自身硬。值得注意的是全國深受年輕人喜歡的消費金融品牌愛又米,則持續連結了2016年底品牌升級的發展勢頭,依靠金融科技和渠道運營優勢,積極展開與銀行和持證消費機構的合作,成為監管之下首批合規平臺,為維護校園金融市場不變持續的發聲。
重拳之下 P2P行業進入洗牌加速器
從 2007 年開始,P2P網貸行業開始在中國興起,距今有十年時間。在十年的發展過程中,有發作,有不變,有質疑。直到去年 8 月,隨著銀監會聯合四部委發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辦理措施》等一系列監管政策的出臺,又將整個P2P行業發展帶入了大浪淘沙般的加速洗牌期。有數據顯示,截至 2017 年 5 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 2148 家,比擬 4 月底減少了 66 家。 5 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 75 家,其中問題平臺 19 家、停業平臺 52 家、轉型平臺 4 家。未來隨著監管向縱深標的目的發展,P2P行業的發展環境也越加嚴峻,優勝劣汰成為現實,未來合規合法的P2P平臺將僅存 1000 家擺布。可以看到,在監管約束和制度保障下,網貸行業的洗牌加劇,馬太效應凸顯,用戶將逐步向擁有更多資金、技術、人才等優勢資源的行業寵兒平臺挨近。比擬之下,一大批風控差的劣質平臺保留愈發艱難,都將逃不過退出甚至死亡的厄運。擁抱監管、嚴格合規、保障用戶的資金安適,是愛又米作為國內一線消費金融辦事品牌始終堅持不懈的發展之道,也為未來行業發展指明了標的目的。
后監管時代
提升鍛造實力才是王道
對于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來說,監管是網貸行業朝著更好的標的目的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金融創新層出不窮,監管層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也在擁抱金融科技帶來的變革。在如此配景之下,網貸平臺的合規性,市場對運營模式、風控模式、產品模式這些真正核心內容的篩選,決定了在這一輪競爭中誰將會被留下,誰又會被淘汰。那么,如何駕馭時代發展脈搏,取得未來網貸平臺比拼中的關鍵性戰役呢,愛又米似乎為行業樹立了模范。自 2014 年創立品牌以來,愛又米不停提升企業實力,踐行用戶至上的金融辦事原則,做一家誠信,基于整個監管紅線的平臺,所有業務都在堅守合規底線基礎上展開,不但合法經營,引導用戶理性消費,同時圍繞年輕人消費金融搭建了包羅兼職、創業、消費的完整生態鏈,向年輕人輸出價值,與用戶共同成長。三年的堅守,讓愛又米在重監管時代也能脫穎而出。
嚴謹風控,攜手傳統金融機構
作為國內頂尖的互聯網金融辦事平臺,愛又米從成立之時就已經考慮到行業監管問題,,業務上便嚴格按監管而行。與此同時,在合規上,愛又米仍然在優化,以使得產品是更加合規的、受監管認可。在具體舉措上,為進一步擁抱合規,增強風險控制能力,保障投資人收益,創立伊始,愛又米先后與與 40 多家專業大數據風控平臺合作,形成業內首屈一指的風控模型。通過互聯網技術、大數據、云計算、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高新互聯網技術對風控進行改造,以將“技術改變金融”的理念落到實處。
和金融機構的合作一直是愛又米努力的標的目的,而且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基于在金融科技和獲客等優勢,愛又米已經成為各大銀行進軍消費金融的利器,和多家銀行的合作已經逐步落地,不但得到了溫州銀行5個億的直投資金。愛又米和浙商銀行聯合推出超級信用卡——米卡已經上線并收到熱烈反響。同時有消息稱,愛又米近日已和某持證消費金融巨頭簽署協議,強強聯合共同深耕校園金融市場,成為名副其實的校園貸正規軍。
在歷經大浪淘沙后,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市場會被相對成熟的平臺所分享。而愛又米(愛財集團)作為一家正規的,勇于肩負社會責任的良心企業,勢必會未來市場中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