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長期以來,IE功能單一和糟糕的用戶體驗被中國用戶所詬病。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剛剛進入2017年下半年,各互聯網公司的數據陳訴也要按例公布了,無論是PC端,還是全球的瀏覽器市場占有率的變革都發生了一些有趣的變革。來自互聯網數據公司NetMarketShare的陳訴顯示,從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的一年時間中,主要瀏覽器的市場占好比下:

另一家公司StatCounter的陳訴也顯示了基真相同的市場格局:
從兩份數據可以看出,谷歌家的Chrome瀏覽器將繼續以絕對優勢領跑王者之位,迄今無人能撼動其地位。而微軟家傾力打造,不惜以綁縛姿勢推廣的Edge瀏覽器則僅僅分得了5.63%的市場份額。
IE瀏覽器的變革更是令人瞠目結舌,比擬去年的占有率下降近15%,這不禁讓人慨嘆,曾經的霸主可能真的要一去不復返了,同時也讓微軟這家桌面系統之王的顏面丟盡。
曾經的霸主
按照之前的數據顯示,2002年4月,IE的市場份額高達96.6%,是PC時代瀏覽器的霸主,即便在2011年12月份,IE6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居然高達25.2%。而如今的IE為什么走向了失敗?
微軟想綁縛瀏覽器進入其操作系統,但法院指責這是違法的。而微軟并不想就此失去瀏覽器市場,因此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把瀏覽器寫進操作系統里,將其和資源辦理器共享某些組件資源。于是法院就拿微軟沒轍了,微軟說沒了IE我的Windows就癱瘓了,因為這個策略,IE瀏覽器幾乎與Windows一起占據了全球的桌面市場。
但問題又出來了,由于IE是windows的一部分,想對IE進行升級是一件非常令人困擾的事情,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用戶只想升級IE,卻又面臨冗長的操作系統檢查,關閉其它應用程序,重啟計算機,用戶這時候能做的就只有仰望星空了。
Chrome和FireFox雖然也頻繁更新、緊跟時代,但它們卻沒有因為這些遭受用戶批評,升級的背后都是迅速有效的提升。而IE卻要重新下載、安置、重啟Windows,而且以6、7、8、9來命名,在時刻幻化的互聯網環境下顯得太過鳩拙、陳舊。
IE的沒落,可謂是“成也預裝,敗也預裝”。在中國,當年的XP系統中預裝了IE6.0,但是大量的盜版系統關閉了自動更新,這就導致微軟的新版本IE一直被用戶忽視。長期以來,IE功能單一和糟糕的用戶體驗被中國用戶所詬病。
反之,FireFox依靠安適性獲得不少用戶獲得青睞;而Chrome也正式因為谷歌自身獨有的特色和強大的語音搜索等技術優勢博得了市場上的份額。
以上都導致了曾經IE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嚴重的威脅,2016年5月,Chrome的市場份額首次超越IE瀏覽器,成為全球目前使用人數最多的瀏覽器,正式終結了IE在瀏覽器市場上的長期霸主地位,微軟在瀏覽器的市場中落下了這樣尷尬的局面。也可以說是風水輪流轉,這次轉到了Chrome身上。
如今的掙扎
微軟面對嚴重的威脅后當然想要有一次提升改進的機會,2015年3月,微軟在MicrosoftConvergence大會暗示,將結束IE品牌的開發,IE瀏覽器將存在最后幾個版本,以保證Windows10操作系統的兼容性。隨后,微軟發布Windows10以及推出了Edge瀏覽器。也就說,微軟選擇了一種棄卒保車的方法用Edge來徹底取代IE。
2016年1月12日,微軟正式頒布頒發停止對IE8/9/10三個版本的技術支持,用戶將不會再收到任何來自微軟官方的IE安適更新;作為替代方案,微軟建議用戶升級到IE11或者改用Edge瀏覽器。
微軟這次的厘革會是一次明智的選擇嗎?顯然,用戶們似乎對此也并不買賬,NetMarketShare在陳訴中指出,Edge瀏覽器去年12月的市場份額為5.33%,只是略高于去年11月的5.21%。
如果光只是瀏覽網頁的話,那么Edge厲害的程度可以甩市面上任何瀏覽器幾條街。無論是瀏覽器的啟動速度,還是頁面滾動時的順滑和細膩度、頁面內容加載呈現內容的流暢和連貫度等各種瀏覽網頁的體驗都不是同類產品比的了的。瀏覽網頁Edge的體驗絕對是1GB, 是使用windows10操作系統的首選瀏覽器。
然而,在瀏覽網頁以外的其它功能方面,Edge就和其它瀏覽器就有差距了,尤其是下載功能就特別彰顯出其雞肋的素質。別的,對于插件的安置以及緩存問題也成了用戶使用過程中的痛點。
既然是作為默認瀏覽器,用戶是否會繼續讓他默認下去,體驗十分重要,雖然微軟在Edge瀏覽器中增加了新算法,但實際的用戶體驗依然顯示了其發展不可熟的一面,因此,Edge的市場占有率也是一降再降。
Chrome何以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