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 7月2日報道 文/海藍
雅虎與美國電信運營商Verizon(威瑞森)就互聯網核心資產的出售交易在6月13日就已順利完成,縱使還有Altaba在辦理原雅虎互聯網之外的其他資產,但雅虎走到生命的終點已成定局,曾經標識表記標幟性的“Yahoo!”已成了幾代人的記憶。

雅虎
想當初,楊致遠和大衛·費羅(David Filo)在狹小的房間里創辦了雅虎,借助本錢的力量,在兩年的時間里就將雅虎推上了華爾街的本錢市場,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在1999年,市值就達到了驚人的1000億美元,而到了2000年,雅虎市值更是達到了1250億美元,當時這規模別說是在科技公司云集的硅谷,就是放在全球,即即是現在,那也是響當當的科技巨頭。

楊致遠(右)和大衛·費羅(左)
想想曾經讓人羨慕的雅虎,創立不到5年就做到千億美元市值,但卻只走過了短暫的23年,23歲的年紀還正值一個人的青年,雅虎卻就已經不復存在,不免讓人倍感惋惜。回想雅虎走過的這23年,高開低走,最終走向衰敗的沒路卻也在意料之中。
主業不精搜索業務逐漸落伍
雅虎走向衰敗,還是在其主業沒落上面。雅虎當初發家,靠的是分類網址目錄提供的準確的搜索辦事,最初雖然提供的是不那么美不雅觀的滿屏的網址,但卻為用戶快速找到需要的內容提供了抱負的平臺,拉近了用戶與網絡信息之間的距離,但遺憾的是,雅虎的這一業務,后來偏離了本來的軌道。
雅虎在做了一段時間的搜索之后,發現依靠搜索,內容畢竟是別人的,而本身只是提供了一個搜索框罷了,轉而在內容方面突進,雅虎財經等各方面的信息紛紛出現,但雅虎的這一動作只是看清了趨勢,卻押錯了方式,本身一家畢竟不能掌握浩若天海的網絡信息,即便能,也得付出龐大的人力物力,還不必然能最快為用戶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而有限的資源也在內容方面被大量消耗。
當雅虎在內容方面突進時,原本他們引以為傲的搜索業務,卻被晚于他們三年在1997年創立的谷歌逐漸超過。靠著什么都沒有的那一條搜索框,谷歌逐漸發展壯大,當雅虎回過神來,發現提供搜索框整合海量的網絡信息,為用戶提供最快的內容搜索才是搜索發展的正道時,卻為時已晚,曾經的小弟谷歌已經走在了本身的前面,雅虎的搜索業務已經逐漸落伍。
前期市值虛高涉獵范圍太廣
雅虎在23年的時間里就走向衰落,本錢的鞭策功不成沒,前期發展太快導致市值虛高,業務涉獵范圍太廣的毛病在后期逐步顯現出來。
雅虎從1994年創立到1996年上市再到2000年市值就達到了1250億美元,而美國的兩大汽車巨頭通用和福特,目前的市值也不過500億美元,雅虎用6年的時間做到了通用和福特近百年的時間都不曾做到的事,貨真價實的高開。在上市的1996年,雅虎也不過賺了區區9萬美元,但市值卻已達到了5億美元,徹頭徹尾的虛高。
不只是在上市后,在上市之前,雅虎的估值也被投資者追捧的過高,1995年的雅虎還蝸居在狹小的房間里,他們卻找到了投資了蘋果等公司的硅谷風投企業紅杉本錢,當紅杉本錢的邁克爾·莫里茨(Michael Moritz)首次走進雅虎時,看到的是一片狼藉,辦公室狹小而又凌亂不堪,但即便雅虎當初是這般境地,紅杉本錢還是看好他們的未來,投了200萬美元,本就有估值過高的成分,其后軟銀集團的孫正義,更是砸進了1億美元,可當時的雅虎,成立還不到兩年,剛搬出蝸居不久,年營業額不過130萬美元,當年還虧損了63萬美元。
在市值虛高之后,一定導致大幅擴張,業務也就異常龐大,雅虎的業務涵蓋了搜索、新聞、電子郵箱、投資等多個方面,主頁有多種語言版本,業務普遍全球多個國家,企業員工也迅速超過了1萬人,結果在后期雅虎陷入困境時,就放棄部分國家的業務進而退出,電子郵箱和搜索引擎等業務也在部分國家關閉,為了減少開支,開始大量裁員,吞下了快速擴張的苦果。
抓住了先機卻沒能駕馭互聯網的機遇
在雅虎剛創立的那一段時間,雅虎的確抓住了互聯網的先機,即即是現在的搜索巨頭谷歌,也是靠著雅虎當初發家的搜索業務壯大的,但在駕馭互聯網時代的機遇方面,雅虎卻又差了那么點火候。
當初紅杉本錢的邁克爾·莫里茨之所以沒有被雅虎混亂不堪的景象所嚇退,還給蝸居之中的雅虎投資,就是他相信楊致遠和費羅他們搶先占到了互聯網的有利機遇,看好他們的未來。當然,楊致遠他們也的確搶占了互聯網的先機,是他們改變了硅谷的創業版圖,現在國內和國外的眾多網絡巨頭,就是在他們的啟發之下開始創業的。
雅虎雖然抓住了先機,但卻很遺憾的未能駕馭整個網絡時代最初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