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作為一個提供無線VR解決方案的產品, 傳送科技Vive無線套件確實需要在HTC Vive
設備安置時增加一些額外的連接線和硬件設備,但是說到底,傳送科技的產品成功地移除了頭顯和PC之間的傳輸線——一個VR行業發展的痛點。而且,這一無線解決方案的保真度與Vive有線產品的體驗比擬,并無明顯差異。
2016 年 12 月,我們通過傳送科技的搶先版,第一次嘗試了無線VR,并在VR世界里實現了前所未有體驗:自由!這種自由可以讓人在VR世界里自由走動、隨意體驗美好的VR場景,沒有線纜牽絆地自由旋轉、轉身甚至翻跟頭。
我們已經嘗試過多種無線VR開發套件,這些產品往往難以兼顧降低延遲和連結視頻/色彩保真度。要否則就是一個低延遲、壓縮失真,要否則就是一個高視頻保真而高延遲的解決方案。這些都造成了令使用者極不舒服的無線VR體驗。而傳送科技通過使用60GHz
WiGig(原文如此)網路傳輸技術實現了兩者兼顧的解決方案。當然,考慮到“不是那么簡單”的設備初始架設,一些并不完整的功能和較高的價位,傳送科技的產品并不完全適合所有人。但是無論如何,傳送科技的解決方案是業界第一個,產品性能與該公司宣傳的吻合的實現。這令我們有理由對VR行業的未來更為激動而充滿信心。
傳送科技提供給我們的是一個已經使用過的,等同于實際產品(PEQ, product
equivalent)套件。傳送科技經常在各大活動中使用這個套件進行產品展示。所有評測中涉及到的設備部件、連接線以及軟件都會包羅在最終銷售的產品中。我們使用了Vive
Pre,而不是一臺消費者版本Vive進行評測。
安置架設
如果說架設HTC Vive設備需要布線,花些時間,那么下圖展示了傳送科技Vive無線套件的安置及架設指南。這個架設過程確實還需要花些功夫。

設備
PC發射端
頭顯接收端
20100 毫安電池
電池適配器
路由器
連接線
三合一連接線
短HDMI連接線
3 英尺網線

視頻保真度絕佳
在評測VR產品功能時,最首要的是視頻質量,我們認為傳送科技的Vive無線套件的視頻質量令人驚艷。在評測時,我并沒有根據保舉的最優方案將PC發射端固定在屋頂上,正面向下輻射,而是把它放在我桌子上,緊挨著鍵盤和鼠標的位置。盡管如此,視頻質量仍然表示優異。要知道,視頻延遲通常是VR產品的一個致命傷,而在評測傳送科技的數小時中,我沒有體驗到任何視頻延遲的情況。
但是,由于PC發射端并沒有架設到最佳位置,我確實遇到一些問題。
當我彎腰背對PC發射端的時候,也就是我的身體擋住了PC發射端與頭顯接收端信號匹配,就可以察覺到色彩壓縮。當我把PC發射端架設到一個約 5 英尺高的TV架上,并根據保舉的 90 度角將正面朝外時,就沒有上述問題了。當PC發射端可以完全輻射整個活動區域時,我就不會再遇到壓縮失真的情況,除非我用手完全遮蓋住頭顯接收器。
我們體驗了多款色彩解析度極高的游戲,將設置調到最大,采樣率提升到2.0,并沒有察覺到任何圖像位率或壓縮問題。即使像Tilt Brush這種具有多種顏色和漸變的App,我們也沒有察覺到傳送科技的視頻質量與有線頭顯之間有任何差異。
當然,我們也提示讀者注意,我們并沒有進行A/B測試,讓評測人僅僅依靠視頻保真度鑒別出無線或有線設備。終究我們評測時間有限,況且架設流程過于繁復。
音頻保真度
傳送科技Vive無線套件的語音質量與有線頭顯的音頻質量幾近相同。但是,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傳送科技設計在頭上的接收器令人無法使用頭戴耳機。如果你將頭戴耳機戴在接收器的上方,耳機的頭帶部分會遮蓋接收器,令視頻卡頓。如果你將耳機的頭戴部分放在腦后,處于接收器的后方,則頭戴耳機很容易掉下來。暫且,唯一的解決方案是用入耳式耳機,或者用手拿著Vive暢聽智能頭帶(我們沒有用這種方式測試)。
別的一個重要的事是,傳送科技Vive無線套件不支持麥克風。傳送科技告訴我們這是一個非常凸顯的問題,他們正在解決,,但未透露具體日程表。這可以說是目前最大的問題,尤其是考慮到你想與VR中的其他人進行互動時。
續航能力
我們辦公室里一個較新的Anker
20100 電池可以支持傳送科技Vive無線套件4. 5 小時不間斷使用。如果用一個2A輸出USB充電器,電池充電時間為8- 10 個小時,這意味著你很可能得買塊備用電池。在體驗時,我將電池放在褲子口袋中,電池設備與頭顯之間有條連接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