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互聯網在現實生活中的無孔不入,其成功模式,被B2B產業從業者甚為推崇,認為互聯網同樣可以改變B2B產業生態。
單從互聯網特征來講,其目的是消除供需查詢和匹配摩擦,使之達到平衡與交易,互聯網改變B2B產業生態的說法自然也是正確的。
但是與消費互聯網差別的是,B2B產業互聯網面向的是制造業組織。而差別的行業,差別的企業,需匹配的解決方案也不盡相同。正如慧聰網CEO郭江所言,B2B行業中一兩個企業不足以橫掃整個市場,每一個垂直領域都有機會出現巨頭。
這就意味著B2B產業互聯網很難形成如BAT那樣的巨無霸B2B企業,平臺與平臺之間,入口與產業鏈之間一定存在緊密的協作關系。加上傳統的消費互聯網巨頭在行業經驗、渠道、行業認知等方面的差異,傳統互聯網企業巨頭并未大量進入產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可謂呈現一片藍海。

機會在哪?B2B2.0
按照GE白皮書測算,中國有61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今后的20年,互聯網改變和塑造所有產業,很多產業的關鍵領域都要被互聯網化。但是與消費互聯網形成的壟斷差別,產業互聯網領域無法形成壟斷,所以產業互聯網細分垂直行業有很多機會。
“目前的模式是從輕到重,,產業互聯網未來的垂直細分必然是蓬勃發展?!惫w現,守舊估計這個行業5年內可以跑出20家上市公司來,之后的市場會越來越好。
那么一個產品從生產到買家手上,你知道傍邊經過多少環節的加價嗎?這就是產業互聯網的機會。由于B2B產業鏈下游企業總數繁多,企業碎片化程度高,行業集中度低,導致一兩個企業不足以橫掃整個市場,每一個垂直領域都有機會出現巨頭。
“這個產業過去的價值鏈很復雜,導致每一個人都很難賺錢,所以有機會,你可以把傍邊的渠道砍掉。”郭江強調,我們要判斷這個行業市場規模是不是大,如是千億級或萬億級,就要毫不猶豫地殺進去。
垂直類B2B平臺由于行業固定、用戶集中、企業間信任度高、同行業監管較強,更容易實現在線交易,尤其是大宗電商領域,鋼鐵、塑料、農產品等品類,在這幾年均出現行業領跑者,例如買化塑、上海鋼銀、中農網。
“B2B2.0市場空間遠超過B2C,潛力巨大且已經在路上?!眹抛C券王學恒體現,如果我們僅以1%的貨幣化率來看待B2B2.0,它的市場規模將在2018年達到1850億元。從40億元(B2B 1.0)到幾千億元(B2B 2.0),機會在何方?
慧聰網給出的答案是自營模式。不到兩年的時間,慧聰網就投資了15家公司,這些公司的特點就是自營。
資料顯示,2015年至今,慧聰網先后收購了中關村在線(100%)、中服網絡(80.3%)、慧嘉互動(100%)等企業,還投資了上海鋼銀、買化塑、優螞、第五城、中模國際、皮皮易、優螞等十幾家B2B垂直平臺,涉及工業品、大宗商品、模具等領域。
抓住億萬級B2B 2.0市場,企業應該如何布局?盡管,一次性回答這個問題并不容易,但是郭江體現,要把資源全部砸到2.0產業上,下一步將會集中所有的資金重點收購(或控股)B2B2.0公司。
往哪個標的目的突圍?供應鏈金融
產業互聯網時代,信息流的分歧錯誤稱性及物流的效率問題,導致資金流和業務的占比很高。因此,也決定了企業至少要搞定資金流、辦事流,而它的優化則靠供應鏈金融。
那么供應鏈金融的市場空間有多大?按照北大經濟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2011年供應鏈金融在發達國家的增長率為10%-30%,而在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增長率在20%-25%。前瞻網也對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進行預測,按照其預測陳訴2015年規模為12萬億元,按每年5%的增長率到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擺布。
“供應鏈金融提供的金融辦事是產業互聯網最重要的支撐?!惫w現,銀行之所以不太敢貸款給中小企業,因為:一銀行沒有切入供應鏈,對風險不了解,只能收取抵押;二銀行沒有處置資產的能力。而供應鏈金融因為B2B的切入,因其身處產業鏈中,一來了解交易雙方,可降低風險;二來對資產超強的處置能力。基于這些優點,供應鏈金融既能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又能幫手找到分銷渠道。
針對產業互聯網時代,B2B公司該往哪個標的目的進行突圍?“我們選擇在金融上做大的突破。”郭江強調,跨行業的時候,其實最容易做的是金融?;勐斶@兩年花了十幾個億搭建全牌照的金融平臺,我希望把金融資源推給垂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