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xslt進行解析的基本格式是這樣的:如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GB2312"?>
xsl:stylesheet version="1.0"
xmlns:xsl="http://www.w3.org/1999/XSL/Transform">
xsl:output method='html' version='1.0' encoding='GB2312' indent='yes'/>
xsl:template match="/">
html>
body>
//這里可以包含一些xhtml的標簽
/body>
/html>
/xsl:template>
/xsl:stylesheet>
XSL 指擴展樣式表語言(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xsl是xml的樣式表,xsl 包括3部分,分別是:xslt(一種用于轉換 XML 文檔的語言)、x-path(一種用于在 XML 文檔中導航的語言)、xsl-fo(一種用于格式化 XML 文檔的語言),可以在http://www.w3cschool.cn/這個網站中找到相關內容的教程。
像前面代碼描述的那樣,xslt以xml的版本作為開始,用xsl:style-sheeet ...>.../xsl:style-sheeet>的格式進行轉換。
由于是初次接觸xslt,對它了解并不是很透徹,下面只是羅列一些我在學習和使用它的時候碰到的一些要點;
一、遞歸以及傳參數方法:
以一顆家族樹為例子,xml文件是這樣的: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ISO-8859-1"?>
?xml-stylesheet type="text/xsl" href="digui.xsl"?>
person name="Otto" sex="mael" age="60">
person name="Sandra" sex="mael" age="35">
person name="Lichao" sex="femael" age="34">
person name="Zhangsan" sex="mael" age="12"/>
/person>
person name="Eric" sex="femael" age="36">
person name="HaLi" sex="mael" age="18"/>
/person>
person name="Lisi" sex="mael" age="30">
person name="HeLi" sex="mael" age="6"/>
person name="Andy" sex="femael" age="13"/>
/person>
/person>
/person>
現在要寫一個xslt把家族的關系給表達出來,其實家族的關系就是一顆家族樹,所以我們通過輸出不同層次的縮進來表達這樣的關系,最大的祖宗,然后按輩份分別進行縮進,最小輩份的排在最后面,縮進最多,這樣一顆樹的層次就出來了;下面是xsl文件的代碼: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GB2312"?>
xsl:stylesheet version="1.0"
xmlns:xsl="http://www.w3.org/1999/XSL/Transform">
xsl:output method='html' version='1.0' encoding='GB2312' indent='yes'/>
xsl:template match="/">
html>
body>
xsl:apply-templates select="person">
xsl:with-param name="level" select="'0'"/>
/xsl:apply-templates>
/body>
/html>
/xsl:template>
xsl:template match="person">
xsl:param name="level"/>
p style="text-indent:{$level}em">name:xsl:value-of select="@name"/>,sex:xsl:value-of select="@sex"/>,age:xsl:value-of select="@age"/>/p>
xsl:apply-templates select="person">
xsl:with-param name="level" select="$level + 2"/>
/xsl:apply-templates>
/xsl:template>
/xsl:stylesheet>
在這里我們先在模板中定義了一個叫level的參數,用xsl:param name="level"/>這樣的語法,然后在主template(xsl:template match="/">.../xsl:template>)添加模板的時候給參數賦值,
xsl:apply-templates select="person"> xsl:with-param name="level" select="'0'"/> /xsl:apply-templates>,參數level的值一開始賦值為“0”,而我們用參數level的值($level)來作縮進的值,如text-indent:{$level}em,所以渲染xml內容的時候,第一層沒有縮進,渲染完第一層后,我們通過
xsl:apply-templates select="person">
xsl:with-param name="level" select="$level + 2"/>
/xsl:apply-templates>
這樣的方法將參數level的值進行了累加從而實現了遞歸,這樣每渲染一層,參數值就加上2,從而實現了不同層次的縮進來實現家族樹的結構;這里還要說一下,我們通過@+屬性如@name來取節點屬性的值。
二、用參數實現隔行換色:
還是引用上面的例子,以及參數level,我們在遞歸的時候給參數+1(奇數)而不是+2 (偶數),通過(.. test="$level mod 2 = 0")或(.. test="$level mod 2 = 1")就可以實現選取奇數行還是偶數行,我們用xsl:choose> xsl:when test="$level mod 2 = 0">.../xsl:when> xsl:otherwise>.../xsl:otherwise> /xsl:choose>給奇數行和偶數行不同的background-color,從而實現了隔行換色的效果,具體代碼如下: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GB2312"?>
xsl:stylesheet version="1.0"
xmlns:xsl="http://www.w3.org/1999/XSL/Transform">
xsl:output method='html' version='1.0' encoding='GB2312' indent='yes'/>
xsl:template match="/">
html>
body>
xsl:apply-templates select="person">
xsl:with-param name="level" select="'0'"/>
/xsl:apply-templates>
/body>
/html>
/xsl:template>
xsl:template match="person">
xsl:param name="level"/>
xsl:choose>
xsl:when test="$level mod 2 = 0">
p style="text-indent:{$level}em;background-color:#DDD">name:xsl:value-of select="@name"/>,sex:xsl:value-of select="@sex"/>,age:xsl:value-of select="@age"/>/p>
/xsl:when>
xsl:otherwise>
p style="text-indent:{$level}em;background-color:#EEE">name:xsl:value-of select="@name"/>,sex:xsl:value-of select="@sex"/>,age:xsl:value-of select="@age"/>/p>
/xsl:otherwise>
xsl:apply-templates select="person">
xsl:with-param name="level" select="$level + 1"/>
/xsl:apply-templates>
/xsl:template>
/xsl:stylesheet>
三、符號轉義以及CDATA語法:
目前碰到的只有“”和“>” 要轉義成lt;和gt;如果在表達式里出現這兩個符號,頁面在預覽的時候就會報錯;
另外我們需要將原文件的內容原封不動的輸出來,包括換行或上面的大于和小于號等頁面元素,這時候就需要CDATA這個標簽, CDATA全稱character data,翻譯為字符數據,數據不進行轉義直接輸出。語法格式如下:
![CDATA[這里放置需要顯示的字符]]>
例如:
![CDATA[person name="ason">/person>]]>
在頁面上顯示的內容將是"person name="ason">/person>";
四、幾個教程中并沒有提到的名詞:
1、local-name();例子:xsl:value-of select="local-name()"/>,這里所表達的意思就是當前節點的名字。
2、xsl:call-template name="" mode="">.../xsl:call-template>,call-template和apply-template的區別,簡單說apply是應用,call是調用。
用apply時,引擎自動搜索與當前select指定xpath的匹配節點相匹配的template(該template必須有屬性match)并使用該template進行處理,此時需要指定的是select的path。
用call時就跟其它語言調用函數一樣,必須指定name屬性,相應的,該template必須有name屬性,當然,也可以在這時with-param(當然相應的模板中有對應的param才行,不過這個不強制要求)。通過設置mode屬性可以調用同一內容的不同表現形式,這個由自己去定義。
3、count(ancestor::*)這種寫法是計算當前節點有多少個祖先節點,當然 ancestor也可以用child,following-sibling等xpath關系。
五、對于要符合多條件的判斷,xslt不能很好的支持:
以家族樹為例,我要取一個位于第二層的,名字叫Lichao的人,如果按字面理解我們可以寫成xsl:when test="count(ancestor::*) =2 *[@name] = 'Lichao'">.../xsl:when>,但是這樣寫在預覽xml的時候就會報錯,我也想用條件里面套條件這樣的寫法,也不符合語法,查了很多相關的資料,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
以上是在學習和使用xslt對xml進行解析的過程中的一些感想和記錄,xslt很強大,有很多功能都沒有涉及,當然,我還要繼續學習和研究。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python使用xslt提取網頁數據的方法
- 使用Python下的XSLT API進行web開發的簡單教程
- 一個用xslt樣式將xml解析為xhtml的類TransformBinder(兼容FF和IE7.0)
- XSLT輕松入門第二章:XSLT的實例
- python提取字典key列表的方法
- Python實現從url中提取域名的幾種方法
- python利用正則表達式提取字符串
- python使用正則表達式提取網頁URL的方法
- Python進行數據提取的方法總結
- 1分鐘快速生成用于網頁內容提取的xs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