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時間轉眼而逝,優音通信客戶關懷中心資深關懷專員張淑麗從一名新人小白,蛻變為一個“優音老人”,用自身的成長經歷書寫了優音通信“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服務理念,這也是每一位優音人對優音通信核心價值觀的踐行。
“每年的11月11日是光棍節,是雙11購物節,于我而言,這一天則是加入優音大家庭的激動時刻,是這五年來,我一直銘記的、值得紀念的日子。
2014年,個人適逢事業低谷,生活遭遇坎坷,情緒持續低迷,經朋友介紹加入了優音通信,做客戶關懷工作。由于之前沒有銷售或客服的經驗,和陌生人面談還會臉紅,因此,初次接觸這個崗位的我對自己非常沒信心。猶記得給客戶打第一通電話時,心情異常緊張,握著電話筒的手心直冒汗,擔心自己說錯話,怕被客戶拒絕,說話的嗓音都有點顫抖......待溝通完畢后,我深深吸了一口氣,突然感覺打電話好像也沒有想像的那么難,這通電話仿佛一顆定心丸堅定了自己的信心。此后,我便開始不斷磨練自己的話術、向資深同事學習,聽他們的優秀錄音,久而久之,電話越打越順暢,產品越聊約越熟悉。
一手接電話一手帶娃,優音帶給我的思考與成長
做服務要有強大的心臟,客戶關懷這個職位的工作職責是續約收款,同時回訪老客戶,協助客戶變更目的碼、增改功能及其他突發事故。每天與數十個客戶溝通,或咨詢問題、或辦理產品、或報故障要變更等,被客戶苛責是常有的事。
我曾遇到過一位欠費客戶,一連三天聯系不上,電話拒接,微信不回,為避免給公司造成更大損失,遂將客戶電話做了停機處理,此后幾天客戶主動找到我,就此事來電將我一頓痛罵根本不聽解釋。作為服務人員,我本著客戶至上的原則,向客戶道歉,將客戶的熱線以最快速度恢復并保證不會再有類似情況的發生。邊哭邊完成一系列操作之后,感覺自己委屈到了極點,甚至想辭職算了,可等哭完了、氣消了之后,我開始站在客戶的角度想問題:客戶做業務的電話被停機了肯定很著急,出差在外通話不便也在情理之中,下次類似情況多核實幾次多聯系幾個人就好了。“多站在客戶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是我在優音學到的重要一課。
當然除了工作本身的壓力之外,家人的責備也常常讓我自責。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我經常一邊陪孩子,一邊接客戶電話,因此,經常被孩子責怪的一句話是:“媽媽你和我說話為什么不能溫柔一點?像對你客戶那樣!”
記得有次端午節,帶娃郊游期間接到客戶來電,原來這位客戶節前忘了給熱線做分時變更,導致很多來電漏接,于是緊急聯系我幫忙處理。了解清楚緣由,我把孩子放在一邊,即刻聯系公司同事協助客戶做變更處理,完美解決客戶問題之后,卻遭到了孩子的抱怨:“你對我要有這樣一半上心就好了。”無奈,只好一頓大餐補償。
不打不相識,和投訴客戶成為朋友
經過這幾年的工作,我的性格也徹底改變了,曾經害羞靦腆的我變得勇敢自信。和以前的同事、朋友聚會,大家都驚詫于我現在的侃侃而談,并一致認為是工作改變了我。對我來說,工作讓我變得更有責任感:我覺得客戶是可以從聲音語氣中感覺的一個人的表情和心情,所以不管此時心情如何,拿起電話就要立刻切換到微笑服務模式,面帶微笑,聲音柔和。用飽滿的熱情面對客戶,用心服務,會讓有怨氣的客戶怒氣減半,逐步解釋并解決客戶問題。得益于這樣的服務態度,我也和一些使用率高的老客戶成為了好朋友。
印象最深的是一家做機票服務的客戶,訂票熱線是24小時服務,一旦號碼中斷就會被機場投訴。而當時客戶線路由于互聯互通原因時常在凌晨兩三點發生中斷,此時,我則會被客戶電話叫醒,在被劈頭蓋臉教訓一通之后,再忙不迭的給客戶分析中斷原因,在思考如何處理時,天也就亮了,待白天到公司之后就跟多個部門分析協調,最終把困擾客戶的中斷問題解決了,我的服務也得到了客戶的認可。由于溝通的多,跟客戶也聊成了朋友,有時客戶來北京還會一起吃飯,給客戶做向導,朋友圈也會常常互動。
成長與蛻變,繼續我的“優音之路”
優音通信讓我感覺像在一個大家庭里一樣,我在這里哭過、笑過、扛不住壓力想離開過,但終究還是舍不得這個融洽的團隊、關心愛護我的領導,以及付出心血的客戶們。很慶幸帶著熱愛和激情堅持下來,看到了公司一天天強大起來,內心越加充實和滿足。
五年轉眼即逝,從2019年起,客戶關懷部門的職能也已正式轉變:從過去單一的續費模式,轉變為服務+續約的模式。而我也從一個新人小白,蛻變為一個“優音老人”。未來,我會帶著更多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服務于客戶,以自身經驗做好客戶關懷工作,真正做到“用心服務”。
優音通信自2005年成立以來,已經走過了14個年頭。在優音通信,有很多像張淑麗一樣,跟公司一起成長起來的同事,他們分布在不同的職能部門,擔任著不同的職務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責任分工,但他們都擁有著一個共同的頭銜——“優音人”。未來,我們期待更多“優音人”的加入,與優音通信一起共同奮斗,共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