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嗎?
坐在柜臺,聽著工作人員大段朗讀腳本,在工作人員讀完一段后,按照工作人員所指段落,配合讀出“是的”或“清楚了解”。
又或者,面對一臺大型機器,聽從遠程工作人員的指示,配合完成互動,不時回答“是”、“同意”等。
或許在不少人的印象中,這就是銀行業金融業機構執行“雙錄”要求該有的樣子。但你想過嗎?“雙錄”還可以更智能、更自動化,甚至突破時空限制,完全不需要坐席人員的參與,就可以自助完成。
馬上金融打造智慧雙錄服務平臺 已實現對外技術輸出
近日,馬上消費金融(下稱“馬上金融”)依托自身技術優勢,打造了集成人臉識別、語音識別、聲紋識別、OCR識別、活體檢測、人臉框內檢測等技術的智慧雙錄服務平臺。
據馬上金融相關負責人介紹,“智慧雙錄產品充分運用了多項公司自研的AI技術,既能夠保障雙錄過程完整、嚴謹、合規,又可以改善雙錄體驗,讓用戶隨時隨地辦理業務,實現自助雙錄。同時,用AI技術替代人工,既解決了因人力不足引發的高并發問題,提升了效率,也大幅節省了企業人力成本。”
據了解,目前,馬上金融智慧雙錄產品不僅實現了對內應用,也實現了外部輸出,已在信托、保險等行業有落地實踐,并贏得了高度認可。
近期在語音播報自助雙錄功能上,宣布實現信托業從0到1突破的某信托公司,就是采用了馬上金融的智慧雙錄系統。系統上線后,用戶雙錄環節體驗大幅提升,客戶從此可以擺脫時間、地點的束縛,輕松完成視頻雙錄工作。此外,多項AI技術的加持,也讓欺詐行為的甄別更加準確,產品認購的全流程更有保障。據了解,除了智慧雙錄外,該信托APP中運用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均與馬上金融密不可分,雙方的合作也還在不斷深化。
監管要求呈現蝴蝶效應 行業需求仍在擴大
提起“雙錄”,業內并不陌生。
2017年,銀監會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銷售專區錄音錄像管理暫行規定》(銀監辦發〔2017〕110號),保監會發布《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保監發〔2017〕54號),對金融業機構執行“雙錄”進行了明確規范和要求。
此后,監管多次強調“雙錄”落實的重要性。
就在本月,銀保監會官網剛剛公布了《關于開展銀行保險機構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19〕194號),再度明確“未按規定‘雙錄’、先交易后‘雙錄’、規避‘雙錄’”等行為均屬于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亂象。
與此同時,司法層面對金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的關注也在提升。最高人民法院近期發布的《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稿)》(簡稱《九民紀要》)中,就強調了金融機構在業務糾紛中的舉證義務。
而“雙錄”作為完整客觀記錄用戶業務辦理過程的重要資料,能夠對風險揭示過程留痕,在規范金融機構銷售行為、為日后爭議提供回溯依據方面,有重要意義。
隨著監管的日益趨嚴,金融業機構從嚴落實“雙錄”工作已是勢在必行。
“雙錄”市場痛點仍存 AI賦能開啟智慧雙錄時代
在監管的強力引導,以及合規的強烈訴求之下,銀行業金融機構目前普遍已經完成了雙錄系統的搭建,如臨柜雙錄、遠程雙錄等。
但雙錄市場仍存在一些共同痛點。
比如,雙錄工作普遍受時空限制。雙錄耗時長,一次通過率低,重錄、補錄等現象頻繁,影響用戶體驗。且隨著雙錄業務覆蓋范圍的增加,雙錄的人力成本也在增加,并發能力正成為制約“雙錄”業務發展的重要因素。此外,在人力成本居高的情況下,人為因素對雙錄結果的影響也相對較大,操作不規范、話術遺漏等問題,正影響著雙錄的合規率;質檢審核過程中,審核人員的情緒、標準、工作細致度不同,也影響雙錄的最終結果……
據統計,由于雙錄過程冗長且體驗糟糕,至少10%以上的業務會在“雙錄”環節流失。
因此,在雙錄環節加強技術賦能,強化雙錄在效率、體驗、成本方面的優勢,正有著越來越廣闊的發展空間。
憑借著技術創新優勢,馬上金融正用AI開啟智慧雙錄時代。
據馬上金融相關負責人介紹,“馬上金融的智慧雙錄系統有多重優勢,一是完全符合銀保監會的合規要求,包括雙錄過程中全流程實時‘人臉+聲紋’雙身份核驗、實時風險播報提示、應急預案與備用服務等容災措施符合監管規定等。二是底層AI技術更豐富,能夠在活體檢測、人臉識別、人證合一、聲紋識別、唇語識別、完整人臉檢測、五官定位、ASR語音識別、NLP自然語音處理、TTS語音合成等多重技術的加持下,向用戶提供隨時隨地、自主高效、高并發、低成本、體驗好的雙錄方案。三是數據安全更有保障,雙錄后臺不留存任何客戶信息,只做技術核驗比對,數據統一存儲于客戶方影像平臺,全流程數據傳輸采用數據加密技術,保證過程數據不會泄露。”
該負責人繼續表示,“由于馬上金融的智慧雙錄系統既做外部輸出,也做對內應用,產品會更懂用戶需求,未來的持續優化也更有保障。”
據了解,馬上金融的智慧雙錄系統目前既支持“AI自助雙錄”單產品輸出,也支持雙錄整體方案輸出;既支持SAAS化服務,也支持私有化部署。在當前的應用實踐基礎上,未來還將繼續擴大在信托、證券、銀行、保險、醫療、政務等多個領域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