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什么是web2.0?這個似乎不再成為問題的問題,也許是解開web2.0盈利出路的根本。在我看來,只要繼續將“用戶自己生產內容”作為區分是否是web2.0的根據,那么,寒冬之后未必會有春天,甚至可能是冰川紀的出現。 現有的web2.0定義是錯的? 不能將“用戶是否自己生產內容”作為2.0的標準,這是我不斷觀察web2.0網站與1.0的區別后,并在多個營銷實踐中發現的事實。身為營銷2.0精神的信徒,我堅信以“人”為中心是web2.0的核心,而且前途光明,但是,這和“用戶是否自己生產內容”是兩回事。 也許,讓2.0盈利的商業化模式一直都存在,只是被“用戶是否自己生產內容”所忽悠、蒙蔽、誤導。如果換一個角度,2.0的本質是以人的交往為本,這么看來,互聯網上最賺錢的生意——游戲、最賺錢的網站——QQ本來就是2.0的。即時通訊的本質就是人的交互工具,QQ就是最大的SNS;至于游戲,借用玩《征途》的史玉柱的原話:“網游最大的吸引力在社區,在玩家之間的互動。人一多,游戲里必然會形成一個復雜的穩定的社會結構,里面會有他的朋友和敵人,他會舍不得離開……” 重新理解web2.0和1.0的區別 讓我們把無數花哨的概念的外殼和包裝一層層剝去,說到底,互聯網的最后其實就是兩種東西,一個是內容瀏覽,一個是人的交往。內容和人,這才是區分的標準。以內容為主的,就是1.0,可以靠廣告、或者內容收費賺錢;以人的交互為主的,就是2.0,可以靠游戲化增值服務、或者電子商務賺錢。 因此,web2.0的根本標準,應該是人的交往關系,現在被普遍稱之為SNS,社會化關系網絡。 博客未必是2.0,播客同樣如此 這樣一來,很多困擾不已的問題都會豁然開朗。比如,博客到底是什么?能不能賺錢?我認為,博客盡管是以用戶自己生產內容為主,但不等于一定是2.0。凡是以內容為主的博客,其實就是1.0的,這解釋了為什么門戶網站能將博客做到最大,因為門戶更擅于做內容。還有另一種博客,是以圈子和SNS為主的,那就是2.0的。 博客只是一種功能配置,可以1.0也可以2.0,那些指責新浪博客是偽2.0的聲音可以歇了,因為這是個偽問題。我甚至認為,博客由于以內容為主,因此更偏向1.0而不是2.0,那種認為博客是2.0代表的說法根本是錯的,讓博客作旗手,web2.0會找不著北。 此道理也適用于視頻播客網,播客網也偏向內容,所以也更偏向1.0。最近同時看了很多播客網的內容,發現新浪的播客內容確實是最好看的,因為,其他大部分播客內容都是網民模仿后舍男生或芙蓉姐姐,內容看一個也就差不多了,作為一個口味通俗的網民,我還是寧可去看大量的明星花絮,電視節目片斷、電影片斷、曲藝段子,因為好看得多,可選擇也多。 播客,最終會發展為點播電視,還有一部分和SNS合流。 BBS也同樣符合這個道理。BBS和博客一樣,也是個功能配置,可以1.0也可以2.0。從用戶是否生產的標準來看,是2.0的,但是,其內容為主的特性,其實是1.0的。除非這個BBS有顯著的SNS特征,比如貓撲的大雜燴。 內容就是內容,不管是誰生產 這樣一來,我們可以發現,越是偏內容為主,弱SNS人際交往的用戶自主生產內容,越是找不到好盈利模式,比如博客、播客、BBS。為什么會這樣呢?只要跳出互聯網的局限,道理就很淺顯(互聯網是一種偉大的工具,但不能改變事物的本質)。自古以來,內容要么是付費購買的,例如書籍、國外的收費電視等,要么是插播廣告的,例如電視報紙雜志等。既然博客、播客、BBS以用戶生產為主,當然不適合放廣告的,因為垃圾內容過多,讀者無心看廣告,而好的自創內容,本來應該是收費的,卻但又被免費掉了。
web2.0不一定能賺錢 那么,SNS化的、真正的web2.0網站是不是一定能賺錢呢?不一定。SNS的本質,是網絡上的人際交往游戲。這個能不能賺錢,取決于兩點,一是SNS游戲的設計能不能粘住用戶,二是這個SNS游戲能不能將商業性放入其中,如果放不進去,那其實只是在做公益活動,沒錢到底。 怎樣看出一個具有SNS特質的、真正的web2.0網站能不能賺錢呢?讓我們先去分析網絡上最賺錢的生意:網游業是怎樣運轉的。 借鑒網游經驗 去年底,我在為“驚天動地”網游做營銷2.0時,花了很多時間研究網游業的結構。“驚天動地”走的是FREE TO PAY的路線,就是和盛大或征途一樣,進去玩免費,要獲得增值服務時收費,而且收費不菲。大家在此可以發現,網游業在日益向SNS化的2.0網站靠近。 讓用戶掏錢取決于以下簡單的三點:一是游戲的基礎體驗性要好,這樣才能先吸引玩家并粘住;二是玩家的欲望和成就感,必須無法得到真正滿足;三是要將收費道具或過程設計得極其滿足玩家的欲望。 web2.0需要人氣,但不是用人氣換廣告 用這三點去衡量SNS化的web2.0網站就發現:現在很多web2.0的網站只是把用戶當成用戶,而不是玩家。所以,他們所犯的主要問題不在于不注重用戶體驗,而是他們將太多的體驗都免費化了,白送給玩家,然后指望人氣足了靠廣告收費。這是根本的謬誤,真正的web2.0一定不能指望靠廣告盈利,那是新浪的生意,你們只能賺得一點從大門戶網站手指縫里流出來的小錢。 為什么真正的web2.0網站不能靠廣告賺大錢呢?道理很簡單,只要分析用戶的時間就明白了。用戶的2.0人際交往所耗的時間是極大的,就象玩游戲極耗時間一樣。一次2.0交際,相當于10次甚至上百次用戶瀏覽資訊內容(1.0的標準行為)的時間。因此,后者可以產生極大的PV,并且已經習慣于看到廣告。而web2.0不可能在人數和PV上與1.0競爭,主要的優勢,是在時間和深度上。這樣一來,用這個去按廣告模式賺錢,價值等于是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十分可憐。 web2.0的價值,不是人的眼球經濟,而是人的行動經濟 那么web2.0的價值在哪呢?再拿網絡游戲來相比吧。《魔獸世界》,根據暴雪公司的數字,在中國的玩家是350萬,這個數字,比起幾大門戶的注冊人數,實在是少得很,但是這350萬玩家所產生的收益,是巨大的,足以將九城的股價撐到很高的地方。另一個數字是,根據央視《經濟半小時》的調查,由于同一游戲不同國家的匯率不同,僅僅是虛擬貨幣通過在中國玩家獲取并轉至海外,其數額就高達每個月二三十億人民幣,這是極為驚人的!尤其和中國web2.0網站現在的收入相比。 所以,真正的web2.0網站價值是,每個用戶就是一個SNS化的游戲玩家,每個用戶帶來的收益,應該遠遠超過靠PV和廣告瀏覽帶來的收入。web2.0網站要做的,是把用戶變成玩家,網游中賣道具的收入,其實就是SNS游戲中的電子商務,或者是深度的營銷溝通。 這種情況其實已經有了,QQ就是代表。將QQ賺錢的方式和網游相比,就會發現極為相似。QQ是用即時能訊粘住用戶,然后是賣道具,賣Q幣,而Q幣正在成為虛擬世界的通行貨幣。 那么,為什么那么多sns化的web2.0網站還沒有盈利呢?我們必須做出區分,有些是能盈利的,只是時機沒到;還有一些,真的只是公益化的游戲,盈利渺茫。 web2.0實現價值的障礙,是虛擬與現實的鴻溝 阻擋有價值的web2.0網站盈利的最大障礙是什么呢?是虛擬世界還沒有和真實世界真正一體化。網游為什么賺錢,是因為玩家愿意買虛擬道具,買AVATAR(虛擬服裝)、買虛擬技能升級。而web2.0網站如果要廣泛能賺錢,必須和現實世界相對接,能讓用戶/玩家在SNS游戲中能直接花錢買到真實物品和真實服務,但是當絕大多數傳統企業的渠道、終端還沒有虛擬世界有效對接時,一切只是空談,所謂數據庫營銷,也只是空中樓閣。這也許是第二人生SECOND LIFE為什么如此受關注的原因,3D只是手段,第二人生是將互聯網變得極象真實世界的一個實驗。 所以,web2.0網站的盈利,不是來自廣告,而是來自最有可能通過虛擬世界兌現或部分兌現的服務或產品,據我的觀察,會是招聘、優惠券/卡、保險、金融產品、電子教育培訓、專家服務、書籍、娛樂音像產品等,以后,隨著無線互聯網和銷售終端的進入及一體化,才會到達更傳統的物品。 2.0基礎上的1.0,這就是我們的世界 拋棄用戶是否自己生產內容作為web2.0的標準,是因為內容瀏覽和人的互動,這兩點才是互聯網的根本,也是現實世界的根本。 1.0的內容永遠不會消失,2.0也會發揚光大,因為人們永遠同時需要內容和交往。未來的互聯網,我相信,會是sns化的、人際互動基礎上的內容博覽會(無論這個內容來自用戶還是企業)。這和真實世界是一樣的,因為真實世界,本來就是在人際交往基礎上的內容舞臺。 互聯網產品研究會(QQ群號:69784168)--對互聯網的發展進行深度的探討;對互聯網產品進行分享式的分析;對互聯網人才的培育;為了使中國的互聯網業更強大,我們一起努力
標簽:懷化 邵陽 賀州 蘭州 澳門 重慶 固原 龍巖
上一篇:2015年甘肅地稅12366呼叫中心話務量突破10萬
下一篇:別再調戲客服美眉了 她可能壓根就不是人類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