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品倉新零售之賣場篇
超市商品陳列,絕不是簡單粗暴的“碼貨”。
不好的陳列,讓人有一種“逛地攤”不愿多瞧一眼的感覺,尤其是特價區;
好的陳列,不僅能更便捷地服務客戶、便于店員管理,還能有效吸客,大大提升銷售。
超市商品陳列是項技術活,十分考驗經營智慧。
【商品陳列黃金數據】
1、陳列面積變化引起銷售額變化
4貨位-2貨位 銷售額減少48%
3貨位-1貨位 銷售額減少66%
2貨位-4貨位 銷售額增加40%
2、陳列高低變化引起銷售額變化
平視及伸手可及的高度,商品售出率為50%
頭上和腰間高度,售出率為30%
高或低于視線之外,售出的可能性僅15%
3、陳列方式變化引起銷售額變化
在標準貨架上加一個延伸網架:不僅可擴大商品陳列量,還使顧客更容易看到商品,最終增加180%銷售額。
不規則陳列:顧客可大膽拿取,不僅能更仔細查驗商品,還會產生便宜感極具誘導性,比規則陳列增加約1倍銷售額。
4、陳列標牌變化引起銷售額變化
在同樣的特賣活動中:不安置特賣標牌,每天僅賣出10件,若安置則售出60件,增加6倍。
【超市陳列6條黃金法則】
一目了然
在視平線的高度放置富有沖動性購買特性的商品(如暢銷商品、高利潤商品),商品標簽面向顧客;貨架下層不易被看到的地方,可將陳列商品傾斜式擺放。
伸手可及
不要把商品陳列過高,要注意家庭主婦身高在160cm左右;
一些生鮮食品,要備有拿取的工具,便于顧客嚴取和挑選;
一些易碎商品應陳列于平胸高度,避免顧客產生損壞的顧慮。
琳瑯滿目
美國一項調查顯示:陳列豐富的超市,銷售額平均增長24%。超市陳列的豐富感,不僅需要具有充足貨品保障,還需要嚴格的補貨制度。
每1m長的貨架,每格至少應陳列3個品種;
每1㎡長的貨架,每格至少應陳列3個品種;
每1㎡賣場陳列量應達到11至12個品種。
一塵不染
潔凈的陳列,不僅會給顧客留下舒適的印象,還會使顧客對經營者產生好感,增強對商品的信任。
因此必須擦干凈商品,已上架的商品也要定時再擦試。標簽松落的商品要及時修復,弄臟的、變形的商品及時下架。
包裝展示
包裝不僅能保護商品,而且兼有展示商品的功能。
顧客在超市將用約25分鐘的時間瀏覽5000種商品,最能吸引顧客購買的因素是包裝!
首先,包裝應成為確定商品結構的重要考慮因素。好的商品,沒有誘人的包裝,很難再超市自我推銷出去。其次,在陳列時突出包裝畫面,以達到引人入勝藝術效果。
貨物固定
不輕易變更,這樣可保證老主顧們很容易找到商品,節省購物時間。
如發生變更,應及時做好顧客服務,顧客對商品頻繁變更會產生厭煩情緒,特別是找不到要買的東西時。
陳列法則雖然多,但不是“限制”
這些科學與實踐經驗的積累,更多的是一種“指導”,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切勿教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