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中國經濟正處于新的發展機遇期,中國企業正面臨新的戰略轉型期,而中國企業的市場營銷策劃,也正處于營銷模式創新與變革的階段,凱納營銷策劃集團的沈國梁先生所首倡的跨界策劃理念,就是這樣一種模式思維創新,一種企業發展的變革性超越。
跨界時代的突破性思想革命
2015年我們最期待的蘋果產品是什么?
是Apple Watch,一款跨界創新的智能手表,倡導做手機做不了的事,用不同于手機操作的方式做事。2014年蘋果市值突破7000億美元的背后,是其持續不斷的跨界創新精神,無論是產業布局、產品開發,還是渠道推廣、品牌傳播,蘋果都在積極地尋求跨界突破。
事實上,今天沒有一個企業不需要跨界創新,只有跨越,才能超越。也正是因為這樣,跨界策劃成為跨界時代最具突破性的思想革命之一。
一、整合營銷傳播理論的跨界升級
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美國營銷大師唐·舒爾茨提出和發展了整合營銷傳播( IMC) 這一觀點,IMC 的核心思想是:以整合企業內外部所有資源如廣告、促銷、公關、新聞、CI、包裝為手段,再造企業的生產行為與市場行為,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以實現企業統一的傳播目標。
事實上,這樣的整合營銷傳播是一種以企業統一傳播為核心的縱向整合,是一種有界”整合,而跨界策劃所帶來的,是一種橫向的跨界”整合:同樣的整合深度,卻具有更大的整合寬度和半徑,不分行業、打破界限,開創了一種全新的企業整合營銷傳播模式。
今天騰訊游戲正努力從單純的網游業務平臺,逐步轉變為涵蓋游戲、動漫、文學、影視等多種關聯業務的互動娛樂實體,試圖開啟一個全新的泛娛樂時代,這是一種產業性跨界整合;熱熱鬧鬧的2014年雙11”,天貓以571.12億元的成交額再次觸動我們的神經,在這場盛宴中,遠洋地產聯手京東金融發起11元籌1.1折房,圓安家夢”的活動,反響強烈,這是一種營銷性跨界整合。
二、從傳統定位到跨界定位
定位就是在顧客頭腦中尋找一塊空地,扎扎實實地占據下來,作為根據地,不被別人搶占。
所謂定位,就是令你的企業和產品與眾不同,形成核心競爭力;對受眾而言,即鮮明地建立品牌。
定位之父艾·里斯和杰克·特勞特對定位理念的提出和系統理論的構建,一直是現代企業產品和品牌市場營銷的金科玉律,任何理念和理論都是特定時代下的思想產物,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定位理論也必然需要進一步體現時代的進化需求,在跨界時代,跨界策劃也需要定位,只是這種定位也必然演變成一種更具市場突破性的跨界定位。
跨界定位同傳統定位一樣,也需要分析行業環境,也需要尋找區隔概念,進而找到支持點并進行傳播和應用,不同的是,這種定位分析和尋找,需要打破傳統界限,站得更高,看得更廣。
云南白藥今天的企業成就,正是因為實現了從傳統的醫藥產業向大健康產業的戰略定位轉變,這種產業定位的結果,就是云南白藥牙膏、洗發水、衛生巾等眾多健康功能性日化產品的成功運作推廣。
三、跨界,不僅僅是互聯網思維轉型
2013年11月3日,央視《新聞聯播》發布了一期專題報道——《互聯網思維帶來了什么》。
到底什么是互聯網思維?說得直白一些,互動也好,網絡化也好,平等開放注重消費者主權也好,歸根結底,就是在互聯網時代,學會互聯網式的生存和發展模式,要靠網絡來賣貨,要靠網絡來傳播,要讓網絡更多地融入到自身的企業消費價值鏈條之中,這本身就是一種跨界戰略。
在今天這個時代,企業需要進行互聯網思維轉型,而跨界策劃的理論核心,不僅需要探討要不要轉型互聯網思維這個前提性問題,更多的是如何轉、要轉多少度。
在今天這個時代,企業需要的不僅僅是互聯網思維轉型,德國政府提出了工業4.0”戰略,并上升為國家級戰略。這場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也是一場國家戰略層面的工業智能化思維大跨界,你在德國大眾的生產車間,可以看到人類的新同事—機器人,今天的德國,人機協作”已成為現代工廠生產發展的主流,不論是作為領頭羊的大型企業,還是甘當隱形冠軍的中小企業,都在大踏步地跨入工業4.0”時代。
跨界創新,不是單純的互聯網思維轉型,也不僅僅是企業多元化經營,在沈國梁先生所倡導的跨界策劃理論中,跨界策劃分為產業跨界、產品跨界、人群跨界、傳播跨界、渠道跨界、文化跨界六種常見戰略路徑,每一種戰略路徑,都是對傳統路徑的跨界超越。
1、產業之跨:對的多元才是好的多元
2、產品之跨:從小山頭到新高峰
.聯想,如今的中國IT巨頭,除了電腦外,也開始在現代農業和白酒行業領域內進行產業運作,一張舌尖上的產業藍圖正在聯想的戰略版圖中繪制。
產業跨界,對企業來說,實質上是一種產業多元化的發展戰略,管理大師杜拉克曾這樣論述:多元化本身并不是應該譴責或者推薦的。多元化是高層管理者的一項主要任務,是對企業應該采取什么樣的以及采取多少多元化所進行的決策,以使企業能夠發揮它的優勢,從它的資源中取得最佳結果。”
那么,什么是企業的優勢呢?其實就是企業核心競爭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作為一種市場競爭優勢,它是一個企業開拓市場的競爭核武器,憑借這個核武器,你要么能以較低的價格提供與競爭對手相同的產品或服務,要么可以提供競爭對手無法提供的特殊產品或服務,即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所說的成本優勢或差異化優勢。
產業跨界的關鍵,就是要擁有這么一件核武器,對的多元才是好的多元,無論是醫藥企業向傳統保健、日化、食品飲料行業的產業延伸,還是現代互聯網企業與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都需要構建在自身核心競爭力基礎之上。
產品之跨:從小山頭到新高峰
在今天琳瑯滿目的產品世界里,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跨界型產品,比如說飲料,從碳酸飲料、瓶裝水到茶飲料、果汁飲料、功能飲料、植物飲料,不斷的跨界創新推生了更多新品類別的誕生。
產品跨界創新的常見模式1+1,你可以通過主流+主流創造新藍海,也可以通過邊緣+邊緣創造新主流。樂視通過產品跨界策劃創新進軍電視領域,引發智能電視熱潮,就是一種典型的1+1,樂視的超級電視跨聯了現代互聯網視頻產業和傳統電視產業,不僅獲得了用戶,更顛覆了行業,引發小米、阿里等互聯網公司紛紛跟進,優酷土豆也加緊布局,形成跨界智能電視熱潮。
產品跨界策劃創新成功的關鍵是品類,《定位》的作者里斯說過一句話:品類,是商業界的物種,是隱藏在品牌背后的關鍵力量!”
樂視電視對傳統電視行業的變革就是品類性的變革,品類的開創,為企業在一個大市場中樹立了自己的小山頭,在這個小山頭上,企業有了自己的自足之地,同時,以這個小山頭為基地,可以不斷蠶食山外的市場,最終,小山頭也會由小變大,成為一座市場新高峰。
人群之跨:蘋果就是一個圈
蘋果手機取得成功的創新內核是什么?是其通過獨特的產品創新突破,給自己畫了一個引領時代的生態圈,這個生態圈打通了手機使用者和開發者的封閉界限,共筑了一個企業主體和外圍應用開發群體的聯合共生系統,從根本上顛覆了傳統手機行業的產品運作模式,實現了蘋果手機目標人群的最大化包容,以至于今天越來越多的蘋果創新追隨者開始給自己畫圈圈,谷歌、微軟、華為、小米、魅族……人群化的生態圈跨界之爭愈演愈烈。
要如何實現人群消費需求的跨界洞察和激發呢?
有的企業會通過對自身產品和品牌的重新定位和概念創新來實現,比如說云南白藥氣霧劑產品的市場推廣,既定位深化我的裝備”,鎖定原有年輕、運動一族市場,又定位家中常備”, 深度影響家庭中老年消費群。
與已有產品的二次推廣不同,更多企業會通過品牌延伸、開發新品來實現人群的跨界拓展,農夫山泉在2013年第四季度推出了它的第七款飲料——打奶茶,鎖定更注重生活品質的都市白領和年輕時尚人群,或許是因為價格和口味的原因,農夫山泉的這次人群深化拓展并沒有取得預期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