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操作系統的發展史 開源操作系統的歷史是和GNU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從1983年開始的GNU計劃致力于開發一個自由并且完整的類Unix操作系統,包括軟件開發工具和各種應用程序。到1991年 Linux 內核發布的時候,GNU已經幾乎完成了除了系統內核之外的各種必備軟件的開發。在Linus Torvalds和其他開發人員的努力下,GNU組件可以運行于Linux內核之上。整個內核是基于 GNU 通用公共許可,也就是GPL(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GNU通用公共許可證)的,但是Linux內核并不是GNU 計劃的一部分。1994年3月,Linux1.0版正式發布,Marc Ewing成立了 Red Hat 軟件公司,成為最著名的 Linux 分銷商之一。 Unix Linux歷史源流早期Linux的開機管理程序(boot loader)是使用LILO(Linux Loader),存在著一些難以容忍的缺陷,例如無法識別8G以外的硬盤,后來新增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克服了這些缺點,具有‘動態搜尋核心檔案’的功能,可以讓您在開機的時候,可以自行編輯您的開機設定系統檔案,透過 ext2 或 ext3 檔案系統中載入 Linux Kernel。 Linux 的標志和吉祥物是一只名字叫做 Tux 的 企鵝,標志的由來是因為Linus在澳洲時曾被一只動物園里的企鵝咬了一口,便選擇了企鵝作為Linux的標志。Linux的注冊商標是Linus Torvalds所有的。這是由于在1996年,一個名字叫做William R. Della Croce的律師開始向各個 Linux 發布商發信,聲明他擁有Linux商標的所有權,并且要求各個發布商支付版稅,這些發行商集體進行上訴,要求將該注冊商標重新分配給 Linus Torvalds。Linus Torvalds 一再聲明 Linux 是免費的,他本人可以賣掉,但 Linux 絕不能賣。 Linux發行版的某些版本是不需要安裝,只需通過CD或者可啟動的USB存儲設備就能使用的版本,他們稱為 LiveCD。 相對于不開源的操作系統,如Windows和Mac,開源操作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開放源代碼和自由定制,但也會因為使用者的技術水平等關系出現很多不可預知的情況及維護問題,并且由于多數硬件和軟件廠商并不支持開源軟件.所以在驅動和軟件源方面有很大困難,這就要求個人用戶在選擇系統時需要注意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這也是目前個人使用開源操作系統較為困難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