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大量生產、大量販賣、大量消費這些詞所顯示的,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的狀況是只要生產就能賣掉。在那樣的狀況下,各個顧客需求的差異相對較小,與關注那些細小的需求差異相比,把消費者作為一個整體發布相同信息的效率更高。這就是傳統的大眾市場。例如,利用大量促銷來提高本公司產品的認知度,只要確保銷售渠道和商品展示,就可以相當容易地使你生產的商品銷售一空。
但是,現在日本的高速經濟增長時代已經接近尾聲,人口老齡化,人口減少,國內市場日益成熟,供大于求——即使生產了也賣不出去。而且,預計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養老金、稅收等社會性不穩定因素將日益增多,導致自由工作者和失業者(NotinEmployment,EducationorTraining,簡稱NEET)增加,消費欲望和凈收入低下,個人消費低迷等情況也將長期持續。同時,隨著顧客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多樣化,需求的個人差異逐漸擴大,變化速度也逐漸加快。隨之而來的是顧客探求和以往不同的價值和變化,不斷更換商品的消費行為越發活躍,商品的生命周期變短,要引發商品銷售熱潮更為困難。如今,像二十幾歲白領女性渴望的是海外旅行這樣老一套的措詞與方法,是無法吸引顧客眼球的。
更進一步,隨著高度信息化帶來的多媒體化,和銷售途徑的多渠道化,個人能夠獲得的信息量和商品選擇的自由度飛速提升。使用郵購和網絡便可輕松獲得詳細的商品信息,不用去很遠的地方拿貨,在家里就可以享受購物的樂趣。另一方面,企業也不需要通過中介,只要通過數據庫,利用電話和電子郵件,便可以有針對性地直接和每一個顧客接觸。在這種狀況下,比起規模經濟(吸引盡可能多的顧客),追求效益經濟(盡可能多地從一個顧客那里獲得更多的利益)更能獲得更長期、更高的收益。因此,吸引新客戶之外,維系、培養現有客戶,對于謀求安定連續的收益十分重要。這樣一來,長期拉攏優質客戶、從競爭對手處爭奪顧客、防止客戶解約等方法,導致企業間聯手進攻的勢頭更加激烈。在本書中,我們把這種為拉攏優質客戶而互相競爭的狀態稱為顧客爭奪,這樣的競爭時代稱為顧客爭奪時代。
電話外呼以靈活性的競爭取勝
在顧客爭奪時代的競爭,是不能慢慢地花費大量時間來推敲戰略的。要廣布情報網,獲取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的顧客需求和競爭對手的動向,準確讀取并預測下一步動向,然后快速從幾個對策方案中選擇最佳方案,馬上進行實施。而且,在實施對策的同時,還必須要及時發現各種問題和新的方案,反復進行修改調整。也就是說,在顧客爭奪時代,競爭必須具有很強的靈活性。為了在顧客爭奪中獲得勝利,需要有靈活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和顧客需求的能力,以快速洞察目標客戶的新需求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不失時機地和顧客聯系。
此時,電話外呼就能發揮其真正的價值。正如第一章中提到的,以電話為手段的信息輸出有很強的機動性、柔軟性,是開展靈活性競爭的最好的交流方式。而且,因為能夠即時、直接地和顧客進行雙向對話,所以可以對顧客的需求隨機應變。
戰略立案、業務管理、結果驗證的重要性
在顧客爭奪時代,雖然電話外呼是運用靈活性競爭的最佳交流手段,但對于顧客來說不一定是必要的。外呼的出發點本來就是企業自主的能動需求,而不是顧客的需求。換言之,電話外呼原本不過是企業不考慮顧客的情況,單方面將自己的主張強加給客戶而已。因此,要使電話外呼取得成功,企業就必須在向顧客傳達信息的時候,事先把顧客的利益考慮在內。要告知顧客,您花費寶貴的電話時間可以獲得什么利益,以及和我通電話的必要性、好處等,這就需要好好揣摩電話戰略。
而旦,不管多么完美的戰略立案,在它實施的時候如果不進行必要的運營資源(人、物、資金、信息)的分配,不明確具體的業務內容和實施計劃,外呼也是無法進行的。如果明確的是無法實現的資源分配和計劃,那就不能稱之為戰略,只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在這里,我們將為了防止擬定的戰略立案成為紙上談兵,使資源分配和實施計劃能夠具體進行而展開的管理,稱為業務管理。要實行戰略就必須明確業務內容,建立能使之有效運作的組織結構o除此之外,為了與成本相吻合,還必須實行對預算和實際業績的管理。戰略立案和業務管理只是
呼叫中心前進的方向和第一步的階段而已。在實施電話外呼的過程中,實際上常常要面對意外事態和環境的變化,常常會發現組織結構的問題和低效率的地方。、

因此,要提高外呼的效果,還必須迅速洞察意外事態和業務上的問 題,作出適當的處理。為此,就很有必要定期對外呼效果進行檢測,根據測定結果對戰略內容和業務結構反復進行更新改善。把通過效果測定改善業務,提[W]投資回報率(Return On Investment,簡稱ROI) 和LTV稱為結果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