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和信息行業的高速擴張,拉開了數據采集大幕,對數據的全面感知、共享,正引領著社會進步;伴隨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的運用,一個嶄新的數字世界被構建成形。大數據時代下的紅利”,從通信產業,正延伸至軍事、金融等各行業,特別在重構傳統行業,服務地方經濟方面,愈發舉足輕重。
作為載體,大數據產業園區通過共享資源、克服外部負效應,能夠有效地創造凝聚力,帶動關聯產業發展。濱州大數據產業園(下稱大數據園”)是濱州市以及北海經濟開發區(下稱北海”)重點引進和發展的招商引資項目,是集呼叫中心、數據中心、外包服務、智慧城市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園區。
自去年9月份大數據園落戶北海以來,區直各部門細化分工,層層落實,以‘作風建設年’為契機,高效推進,先后邀請國內外知名電信、金融服務、電子商務、交通能源、媒體傳播等13批次30余家企業前來參觀考察,傾全區之力推動園區建設。”北海管委會主任李勇說。
筑巢引鳳
在大數據處理領域,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可稱翹楚。無論是FusionInsight大數據平臺成功進入魔力四象限,還是近期公布出SAP Vora認證的大數據解決方案,基于其自身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和建模工具,可有效滿足城市大數據、金融風險監控、智慧交通等多方所需。
去年12月1日,北海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智慧北海”及華為云數據中心項目,共同推進濱州智慧城市業務發展(即依托云數據中心,在面向市民、企業、城市服務和基礎設施等多方面建設智慧城市業務)。其中,云數據中心總投資4.9億元,一期合作不低于7000平方米,二期合作初步規劃為1.5萬平方米,建設標準為T4級數據中心。
電子商務產業方面,北海與環球網就特色經濟發展達成交換意見,在農村電商、智慧養老、保稅物流等方面形成共識,目前正著手利用互聯網包裝本土特色,通過電商平臺,助力北海產品邁入國際市場。
呼叫中心產業運行有序。截至目前,已落戶企業4家,分別為山東北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移動10085、10086項目),泰安乾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泰康人壽增險項目、共享單車項目、電信增值項目)、金慧科技有限公司(OFO共享單車項目)、北京七星藍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順豐速運項目)4家企業。
其中,園區呼叫中心職場共上線379人,山東北嘉在線人數180人,中移在線項目在職84人(其中10085外呼項目79人,10086客服項目5人);OFO共享單車項目在職88人,嗨學網8人,北京七星在線人數65人,泰安乾峰目前在線130人。
打造綜合性新園區
以服務外包產業推動全產業鏈,圍繞跨境電商帶動進口商品直銷中心綜合商業配套發展,大數據園擬打造國內標桿性的服務外包大產業+進口商品直銷中心”新型發展園區。
按照規劃,上半年,大數據園區呼叫中心一期示范職場完成1000席布局,舉辦呼叫中心百家企業簽約大會和開展中高端人才招聘,搭建起華為云數據中心一期機房;同時,申請國家級產業園區資質——中國呼叫中心產業能力建設管理規范專業園區試點單位、標準化建設基地。
三季度,我們將啟動‘智慧北海’新型城鎮化項目和國家電子商務示范產業基地申報工作,并開工建設呼叫中心二期工程。”大數據園運營總監張磊表示,預計今年底前,呼叫中心二期部分職場完工投用,實現11800座席規模布局。
在服務保障方面,截至目前,大數據園共完成宿舍交接119套,可滿足862坐席員工入住。其中,北海家園83套,已啟用59套,入住員工266人;銀信小區36套,已啟用7套,入住員工21人。
基礎設施是保障,人才隊伍是支撐。”張磊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同時,加深與高校間合作,擬再與2至3所職業院校共建校企課堂”,廣泛開展校園專項招聘活動,邀請學術各界參觀考察園區建設發展情況。
構建智慧”產業帶
按照一中心兩基地多園區”的發展目標,北海運用華為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延伸建設了大數據園聚集帶。主要包括,南部服務外包產業及配套區,北部臨港保稅物流產業區,以及中部數據中心上下游產業孵化區;并逐步完善起地區電子政務信息化平臺,中國新興智慧城鎮的樣板工程初具規模。
同時,加快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園、云數據中心產業園、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創新制造園、教育培訓產業園和臨港保稅物流產業園,加速環渤海灣區大數據產業聚集示范區成形。
伴隨北海互聯網+”深入推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服務外包、跨境電子商務、農村電子商務、軟件信息安全服務等項目愈發成熟,示范帶動作用始現,構建起以北海為中心,濱州高新產業技術開發區、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高科技、電子商務基地,各區縣特色電子商務園區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成果顯示,大數據運行平臺下,各地區間特色優勢持續擴大,三產融合邁向縱深。鄒平縣的紡織企業、綜合保稅區優勢,推動了跨境電子商務以及紡織企業衍生產品的發展;博興縣紡織柳編以及農村電子商務特點,加速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互聯網覆蓋下,推動了沾化區冬棗的影響力與知名度不斷提升。
格局變化加速功能創新,未來,大數據領域內,將涌現出航空航天、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進口商品直銷中心以及O2O體驗專區等為主的一批高科技產業。”李勇表示,不止于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與政務服務、智慧城市的深度融合,更要創新搭建集成果轉化、技術研發、銷售經營、地區人才服務等多位一體的科研基地,在新舊動能轉化關鍵期,培植起全省經濟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