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外包以其信息技術承載度高、附加值大、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吸納就業(特別是大學生就業)能力強、國際化程度高等特點,已成為各國和地區普遍關注的熱點和競相發展的產業,在經濟國際化和服務業跨國轉移浪潮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受到廣泛推崇。
自2006年商務部實施千百十工程”以來,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在市場需求增長和政府政策支持鼓勵雙重因素的作用下,實現了快速發展。但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及自身發展因素影響,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再次站在十字路口。
深入研判分析中國服務外包面臨的發展形勢,制定再抓機遇、再促發展的對策措施,對于推進服務外包產業再度發力、乘勢而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國際經濟形勢總體有利于服務外包產業快速增長
?。ㄒ唬┌l展特點分析
近年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雖然全球經濟在經歷低谷徘徊后緩慢增長,但經濟全球化進入了服務業全球化的新階段,為服務外包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和發展空間。同時,隨著新興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服務外包產業的深入發展,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呈現以下五個顯著特點:
一是新”。隨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不僅為服務外包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還形成了新的外包內容、業務流程和交付模式,為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二是高”。跨國公司為降低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外包的內容已不再局限于非核心業務環節,關鍵技術研發、財務、人力等核心業務環節的外包活動日益增多,其中高附加值的知識流程外包與提供商業解決方案的業務流程外包占比日益增大。
三是寬”。隨著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演變,經濟社會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外包行業領域不斷拓寬,不僅從制造服務拓展到生活服務,更拓展到文化創意、健康護理、科技服務、休閑娛樂等新興服務領域。
四是多”。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服務外包承接方從中等發達國家向新興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擴展,也從近岸向遠岸國家和地區擴展,服務外包承接國數量急劇增多,幾乎遍及全球。同時服務外包多元化發展趨勢明顯,部分跨國公司在拓展自身業務時,把眼光轉向服務外包本身,開拓服務外包業務。如IBM通過一系列兼并重組,從傳統計算機制造企業轉型為大量承接IT專業外包業務的巨型服務型公司。
五是大”。隨著服務外包企業的規模日益擴大,大型服務外包企業占據了大量市場份額,馬太效應明顯,大者恒大。以印度為例,有些外包企業已達到十幾萬、二十幾萬人的規模,前10家公司就占了整個印度IT收入的40%以上。企業規模的擴大帶來了行業的壟斷和集中,對于中小企業以及業務初期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ǘ┌l展趨勢分析
據有關國際咨詢機構分析,當前,雖然全球經濟增長速度低于過去30年平均每年3%-4%的增長速度,但服務外包將仍然保持超過10%的增長速度。分析家認為,未來全球服務外包產業不但不會蕭條,反而會更加蓬勃發展,并呈以下趨勢:
1.更加重視新技術應用和新模式創新
以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加速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服務外包模式創新,提高服務效率。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內部應用和基礎設施轉移到云端,基于云計算的服務模式被廣泛認可,傳統服務外包也將會大量采用云端交付模式,交付模式的創新有助于服務效率的大幅提升。
2.更加重視價值提升和核心利益保護
隨著大量專業細化領域的出現和服務需求的多樣性,特別是傳統企業的逐步轉型,服務外包不再僅僅是企業節約成本的選擇,而是發包方選擇外部專業力量支持和綜合解決方案實現的考慮??鐕就ㄟ^外包業務,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專注于自己最擅長的、具有競爭優勢的核心業務。服務外包供需雙方不再是單純的合同關系,而是建立長期、深度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3.更加重視現地服務和區域合作
越來越多的發包商尤其是美國發包商,要求服務外包企業必須具備美國本土就近服務的能力和交付中心。服務外包企業需要在當地設立分公司或收購當地企業,以提供現地服務,快速響應并高效滿足發包方需求。
(三)不利因素分析
推動服務外包產業快速發展的有利條件客觀存在的同時,不利因素也不容忽視。
首先,隨著美歐等發達國家企業將大規模的服務外包出去,必將影響到所在國的就業問題,隨之而起的便是貿易保護主義及反對全球化”的浪潮。同時外包中可能出現的技術外溢問題,也會引起發包國政府的關注。
其次,美國推進《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TTIP),實行區域貿易自由化,給包括中國在內的非成員國參與國際貿易投資活動帶來限制和困難。
第三,語言因素仍是中國服務外包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需要克服的困難,由于歐美等主要發包國是英語國家,較高的英語水平以及良好的語言文化環境可以使接包方工作人員能夠很通暢地與發包方進行溝通與協作,與印度、菲律賓等英語系國家相比,中國在這方面存在先天劣勢。
此外,政治環境和匯率波動等也是影響服務外包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國內宏觀戰略決策有利于服務外包產業穩步發展
?。ㄒ唬┯欣麠l件分析
1.國家將服務外包上升為國家戰略,為服務外包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2015年1月16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國發〔2014〕67號),首次將發展服務外包提高到國家戰略層面,明確提出了促進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推動中國服務”再上臺階、走向世界的要求,預示著我國服務外包產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機遇期。此后,國家各部委相繼出臺了一批貫徹落實政策,在企業培育、人才培養、對外合作、財稅金融等方面支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
2.一帶一路”等政策實施,為服務外包拓展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貿易將大大加強,在輸出資本和技術的同時,服務也將跟隨走出去”。由我國倡議設立的亞投行,既為一帶一路”提供了重要的融資渠道,也為開展服務外包合作提供了項目支撐。此外,國家還通過自由貿易區合作實施開放帶動戰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目前,我國已簽署14個自貿協定,涉及22個國家和地區,自貿伙伴遍及亞洲、拉美、大洋洲、歐洲等地區。這些政策的實施,都將給我國服務外包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成為服務外包新的增長極。
3.互聯網+”為服務外包創造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隨著互聯網+”戰略的實施及中國制造”轉型升級,傳統產業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將催生新興業態和產業模式出現,大大拓展了服務外包的領域和價值,為服務外包企業帶來了更廣闊的施展空間。在互聯網+”時代,服務外包企業開始摒棄傳統的模式,不斷地進行創新,運用新的信息技術、智能化設備來服務客戶,云技術、物聯網、三維打印等智能設備、高級分析幾乎無處不在。
4.創新驅動及雙創政策為服務外包產業增添了更多的發展活力和動力
由于新技術的出現和應用,國內服務外包企業傳統的服務模式、運營模式都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服務外包產業的核心驅動力已經從政策轉為創新。同時,服務外包輕資產、智力投入為主的特色,非常符合大學生創業的領域。在國家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環境下,服務外包產業有望掀起新一輪創業熱潮。
?。ǘ┎焕蛩胤治?/div>
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也面臨著諸多不利因素。
第一,雖然我國不少省市都已成立服務外包行業組織,但缺乏一個全國性的類似印度NASSCOM規模的行業協會。行業協會是政府機關與企業間不可或缺的紐帶和橋梁,同時也是提升企業參與國際外包市場競爭、與國際相關行業協會建立合作機制、加強中國服務”品牌宣傳,以及應對貿易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的重要載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能
夠讓外包企業廣泛深入合作的平臺較少。目前,國際重要的外包專業峰會及軟件展會等,都對參與的服務外包企業有較高的門檻要求,一般服務外包企業難有溝通交流機會;而國內服務外包展會,如京交會、服博會等,更加側重于城市的參與,服務外包企業參與的深度和廣度都不足。
第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園區不多。我國服務外包企業雖然數量眾多,但少有較大規模、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企業。中國最大的服務外包企業文思海輝,擁有員工2.3萬人,2014年營業收入7.13億美元。而同期印度已有7家服務外包企業員工超過10萬人,11家企業年收入超過10億美元,最大的塔塔咨詢(TCS)從業人員34.4萬人,總收入155億美元。此外服務外包園區建設也存在諸多問題,更多的園區仍停留在硬件及物理環境供給的層面,缺乏先進的服務外包企業發展環境和服務理念。
第四,以往支撐服務外包產業快速發展的人才、成本等優勢正逐漸失去,發展后勁不足。隨著服務外包產業逐漸發展壯大,從業人員成本也隨著物價、生活成本飛漲而水漲船高。過去5年,我國服務外包行業人力成本每年遞增10%-15%,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等人力成本較低的東南亞國家,正對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產生巨大沖擊。
三、搶抓新機遇,推進服務外包產業再上新臺階
面對國內外新的形勢、新的機遇,必須進一步搶抓發展機遇,乘勢而上,推進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穩步快速發展。
1.融入國家主體發展戰略,實現在新興產業中導向發展
融入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創新驅動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緊抓一帶一路”機遇,深化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服務外包合作;融入國家自貿區發展戰略,幫助服務外包企業利用自貿協定優惠政策,促進服務外包發展;融入國家互聯網+”發展戰略,促進服務外包與傳統產業的融合發展,拓展服務外包新領域。加強頂層設計,推進服務外包國際化、智能化、規?;l展,在國家新興產業中領先發展,起好示范帶頭作用。
2.完善產業政策,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目前國家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政策,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支撐,但仍需在以下方面有所加強:一是完善現有政策,加大服務外包扶持力度,在稅收、人才培訓、國際市場開拓等方面提供支持,引導產業健康發展。二是提升便利化水平,在通關便利、外匯管理、出入境和國際線路接入等方面提供支持。三是要增加政策的可操作性,降低資金申報門檻,簡化申報流程,讓更多的服務外包企業享受到政策,充分發揮政策作用。
3.鼓勵企業做大做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主體是企業,推動企業轉型、培育企業成長,是推動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核心任務。一是鼓勵服務外包企業做大做強。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集成服務水平高、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服務外包龍頭企業,發揮龍頭企業規模大、高質量人才集中、技術能力強和市場信譽好等優勢,帶動中小企業共同發展。二是鼓勵企業向國際化發展。通過新建、并購、參股、增資等方式開展境外投資,在歐美本土市場設立分公司及交付中心,有效整合利用國際資源,提高國際競爭能力。三是推動服務外包企業轉型升級。著力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服務外包業務,促進向產業價值鏈高端延伸,引導企業重點發展軟件和信息技術、研發、設計、醫療、文化創意、金融服務外包等領域。四是開拓服務外包產業新興領域。釋放云計算、物聯網、電子商務等領域企業的潛力和活力,進一步拓展服務外包業務。
4.加強服務外包園區建設,創新服務支持
服務外包園區是多方資源的匯聚點,是城市服務外包產業集群參與全球服務外包產業分工的重要載體。首先,園區需要重視服務驅動。改變以往只注重硬環境而忽略軟服務的思路,將提升園區專業服務能力作為核心,與企業成長發展實現全過程對接,努力實現全方位、專業化、一站式中介服務,促進和推動中小服務外包企業的快速成長與發展。其次,完善平臺建設。通過設立投融資對接、人才培訓、技術支撐、信息服務、市場推介、產業聯盟等平臺來滿足企業多層次需求。再次,強化科學布局。通過科學布局,明確產業定位,樹立主體和特色,促進產業集聚效應的形成。
5.建立服務外包人才培養體系,健全人才供應鏈
人力資源是服務外包產業的核心資源。要搭建政府、院校、培訓機構、企業和行業協會五方聯動的服務外包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完善的服務外包人才供應鏈,按照外語+計算機應用+專業知識”的模式,培養服務外包產業復合型人才,打造服務外包行業的人力資源優勢。要加大對相關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強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建設,加強對各種人才的培養;改善服務外包行業自身的軟硬件建設,吸引并留住人才。
6.加強宣傳力度,打造中國服務”品牌
一是完善與提升國家和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基礎環境及整體形象,進一步加大中國服務”品牌的推廣力度。二是加強與全球知名國際服務外包研究機構、中介組織的溝通交流,積極參加國際性服務外包論壇、展會,提升國際影響力;三是完善與服務外包相關的各種法律法規,增強對企業商業秘密的保護力度,加大對接包方侵犯發包方知識產權的懲罰力度,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為企業公平競爭創造更加良好的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