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中國服務外包領軍者大會上,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榮獲中國智慧服務企業十強”2014年中國科技服務業最佳創新實踐評選”和2014年度全球最佳服務外包供應商”等多個行業大獎。軟通動力從初期的20多人發展到現在的兩萬人,每年的成長超過30%。
前不久,軟通動力集團執行副總裁方發和接受國際商報記者專訪,暢談在互聯網+時代服務外包企業的轉型與機遇,以及對產業政策落實的期許。
記者:互聯網+”是今年的熱詞,您如何看待互聯網+”,以及對服務外包產業所帶來的影響?
方發和:我對互聯網+”有三個方面的理解,一是虛擬經濟加實體經濟;二是線上加線下,線上必須要跟線下結合;三是技術加上產業,也就是產業互聯網,技術只是一個手段,必須要落到在各行各業,包括我們的制造業、工業,各位談到工業的4.0或者工業互聯網等等。
對于互聯網+”帶來的影響,我是比較樂觀的。各個行業的重新融合也好,變革也好,這帶給我們很多機會。在互聯網+”時代,事實上是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和管理創新。軟通動力是非常積極地擁抱新的技術,努力往轉型和創新方向發展。
記者:我國服務外包產業,整體上正在從規模快速擴張向量質并舉轉變。在這個轉變過程中,產業面臨哪些困難?
方發和:我們幾家企業高層經常交流,此前都感覺到很大壓力。近年來,國內外包勞動力成本急劇上漲,但是我們外包人才競爭力并沒有跟隨成本同步上升。過去利用勞動力成本的差價而建立起來的競爭力已經很難繼續或消失,這條路已經走不下去了。
不過,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其帶來的外包產業機會越來越多。中國通信等IT行業的投入越來越大,直接刺激了外包產業的內需。此外,中國城鎮化、信息化等建設,更多產業融合和轉型,都需要IT行業的支持,國內市場需求還有很大一部分沒有挖掘和釋放出來,未來在岸外包業務體量巨大。
今年1月份,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這對于外包產業而言非常及時,說明國家對外包產業的重視,有許多具體的政策措施鼓勵企業的發展,企業備受鼓舞。
記者:企業從《意見》中看到哪些利好信息,對政策落實有何期許?
方發和:此次《意見》特別提出外包人才培養計劃”,服務外包產業關鍵靠的是人才,這個政策非常好。外包產業能夠很好地解決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而產業的發展也需要高端的人才。需要注意的是,應屆畢業生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之間還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對應屆畢業生進行職業培訓。
我們希望政策能夠實實在在地落地,外包企業能夠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有機會,企業也需要更加寬松的發展環境和各方的支持,以前對外包產業的支持政策還將繼續。這次文件還提出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希望能夠盡快落實,例如培養大型龍頭企業,鼓勵海外和留學人才的引進等。
《意見》還提出建立信用記錄和信用評價體系。過去中國外包企業到海外上市,很多會遭遇財會方面的審查和做空,影響整個外包產業的聲譽,這也說明外包企業信譽評級體系不夠健全,需要建立企業信用記錄和信用評價體系,懲戒失信,打擊欺詐,完善服務外包企業誠信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