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朋友聚會,有個哥們兒是在電子產品的制造商工作,跟他聊了一會兒,不知不覺就說到了供應鏈問題上,因為他們公司規模比較小,在供應鏈管理方面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問題。據他所述,他們現在很迷茫的原因在于缺乏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經驗和人才,導致在生產和銷售過程中出現庫存積壓、標準化生產不到位、交貨不及時等問題,給公司造成的損失為數不小。
在交流的過程中,他提到了一個這樣的問題:中小企業如何做供應鏈管理,是自己做還是外包給其他服務商呢?”其實,現在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不進則退,很多中小新型企業都有可能碰到類似的問題。能想到這個點上,那說明對供應鏈管理的觀念相對來說還是靠前的,不過最大的問題還是要做出抉擇,并且要有效執行。
有個朋友老高在大公司拼搏了一二十年,因為他們公司是做通信設備的,而且有自己的供應鏈管理團隊,老高給出的建議是,硬件領域中小新公司應該集中精力在產品本身,而不是制造生產環節,所以可以選擇將相關業務外包。但是涉及到外包制造生產環節又不能不管,所以,最好是雇傭一個特定的人去專門運營。
以小米為例,他們每年都會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對代工廠進行監工和學習,以保證產品的質量,而且小米很多零部件都是來自進口,在海關環節也是需要投入很多,各個環節相輔相成少一個都不能進行生產,所以作為核心企業有很多繁瑣的事情需要處理。對于中小新硬件公司來說,他們的財力精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他們會嘗試尋找一個能夠綜合效率、成本兩個因素的供應鏈管理方式,將部分業務或全部業務外包給供應鏈企業是其中的一種選擇。
對于中小新企業特別是小型企業來說,核心競爭力應該是在產品的研發和營銷上,如果經驗不足盡量不要自己親身來做制造生產,老高如是說。因為自己做,需要做市場調查、設計產品、管理生產、管理物流、租廠房、配送倉儲、庫存管理等相關的瑣碎事情,無法專注于自己擅長的領域。但是很多人還是會有顧慮,如果外包給別的公司,要是碰到一些不良廠家,那損失豈不是更嚴重。關于這個問題,其實對于現在的企業來說不用過份擔心,國內現在已經起來了一批專業的供應鏈服務公司,如創捷供應鏈就是專業承接除企業核心業務外所有服務的公司。我們可以選擇將業務直接或間接外包給其他公司,確保公司至少有人全程跟進。這樣反而會讓企業有精力做好核心業務,同時又可以花很小的成本做好供應鏈管理。小米也沒有自己的工廠,但是小米手機確實還不錯。原因在于其對供應鏈進行了嚴格的管理,對代工廠的生產質量要求高。
聚會差不多到尾聲,另外一個從事軟硬件設計的朋友老陳說到:關于這個問題,我個人的經驗是,還得看供應鏈管理在產品里面占據著什么樣的位置。對于消費電子產品來說,它是不允許有短板的,供應鏈部分如果自己能做,盡量自己做。如果不能自己做,那肯定需要有人專門盯著,這樣才能保證供應鏈協同一致。當然,如果公司產品有一定的剛性需求,對外觀要求不那么高。那把供應鏈管理外包給別人有利于快速把產品推向市場。未來我們也會考慮把部分產品交給供應商去做,但是我們還是會派人盯著,因為深圳這里并沒有非常自覺的合作方。”
總之,個人覺得在大環境的驅動下,將非核心的業務外包是利大于弊的,當然,我們在選擇的時候要注意幾個要點:第一,提煉自身的核心價值,以此評估是否可以外包;第二,不管是否外包都要對供應鏈管理有所了解;第三,如果外包給了別的單位,最穩妥的方法還是有自己人全程跟進。第四,使有人全程跟進產品的供應鏈環節,我們依然建議多跟代工廠打交道,維持好商業伙伴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