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濱海高新訊 創新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
去年10月25日,惠普軟件3D動漫產業園在益陽高新區奠基。這一在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第26位的資訊科技公司的進駐,給高新區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強勁的東風。根據高新區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文化創意和服務外包產業總產值將達到100億元,成為高新區新的高新產業支柱。
短短一年時間過去,益陽高新區已成功引進惠普集團、金蝶軟件、搜空高科等國內外服務外包企業23家,其中有16家企業落戶運營,從業人員近1000人,培訓儲備呼叫業務人員1120名,外包業務主要涉及軟件開發、動漫設計、呼叫中心、數據處理、電子商務等領域。今年9月,經省發展開放型經濟領導小組研究確定,益陽國家高新區成功獲批為湖南省服務外包示范區”。
著眼于服務外包這個全球朝陽產業的發展,益陽高新區瞄準未來產業競爭的制高點,要在世界尖端產業上競風流。高新區,正走在創新發展的路上;創新,讓高新區更有活力,讓高新區的發展更加可持續。
在9月29日全省第四屆藝術頒獎晚會上,湖南花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推出的現代花鼓戲《接來鄉里爹和娘》不負眾望,一舉奪得田漢大獎”。本屆藝術節專業舞臺藝術獎評選出田漢大獎”11個,益陽花鼓戲20多年來首次榮膺專業領域的全省最高獎項。
這是今年4月28日才掛牌成立的湖南花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第一個產品”。負責人段固良介紹,1987年益陽現代戲花鼓《風過小白樓》代表湖南省進軍首屆中國藝術節”并獲永光杯”一等獎后,我市再無花鼓戲全省專業大獎進賬”。公司成立才5個月,就一舉成功,說明文化體制改革煥發了活力,我們走對了路。”
2011年下半年,市委、市政府根據中央和省深化文化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精神,批準由益陽國家高新區所屬湖南清溪文化旅游經營開發有限公司為主投資,吸納民間資本,將益陽市花鼓戲劇院收購并改制,嚴格按照現代企業要求,新組建成立了湖南花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公司以振興花鼓國粹”為使命,堅持在繼承中創新”的原則,致力探索傳統花鼓戲現代化、大眾化、多樣化、市場化”的新路子。
構建立體化”發展平臺。建設連鎖劇場,投資4000萬元對益陽大劇院進行高標準升級改造,將其建設成公司核心劇場,同時擬借鑒連鎖影院模式,先市內后市外,科學布局,逐步投資建設部分標準化花鼓戲小戲樓。高標準打造公司藝術總團,暫時定編200人,下設戲曲團、舞蹈團、民樂團等分團。與益陽電視臺合作舉辦花鼓文化娛樂頻道,全天候播出。開辟了花鼓網站,實行網絡無邊界輻射。正在啟動建設總投資1.5億元融展覽、研發、交流及大型演藝等于一體花鼓文化藝術基地。
建立開放式”資源配置機制。公司確立了跳出公司辦公司”的思路,立足于靠市場力量,以劇(節)目生產為核心,面向社會配置資源。公司采用臨時聘用、短期聘用、長期聘用三種方式與省內外100多名專家和專業人才建立了聘用關系。制定并發布了《劇(節)目文學劇本及相關專業作品征集辦法》,采取公布征集、委托創作、接受推薦等方式面向全社會征集作品,目前各類作品正源源不斷向公司涌來,征集辦法發布不到2個月就收到各類作品60多件。公司還與省內外10多家藝術院團、藝術院校建立了常態合作關系。
湖南花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雖然改制組建不到一年時間,卻獲得了很大的發展,改制時原益陽市花鼓戲劇院移交給公司的總資產為110多萬元,帳面虧損30多萬元,現公司擁有資產近1億元,預計今年純利潤可達600萬元。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里,公司新排演劇(節)目20多個,受到廣泛好評。目前公司正排演全球首部全景式戲劇歌舞史詩《花鼓春秋》。我們的目標是將湖南花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打造成上市公司,使之成為園區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和一個新的發展活力源。”陶世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