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30日訊(記者 邵希煒) 5月30日下午,由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主辦,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北京服務外包企業協會共同承辦的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務外包研究成果權威發布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司長周柳軍、副司長萬連坡、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主任騫芳莉、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任鴻斌、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倪躍剛、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周銘、北京服務外包企業協會會長曲齡年等領導出席了發布會,來自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和部分非示范城市商務部門主管領導、服務外包示范園區、企業、咨詢機構代表以及專家學者近兩百人參加了此次發布會。
發布會由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副司長萬連坡主持,共發布了四項研究成果。
首先,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副主任金世和對《中國服務外包發展報告2012》進行了解讀。報告緊緊圍繞服務外包在中國的創新發展”主題,多角度全面展示了2011年作為十二五”規劃起步之年,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創新發展的現狀和未來趨勢。該報告指出,2011年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實現快速增長,在承接國際轉移、吸納就業、企業成長等各項指標都有較好的表現。報告同時指出,面對外部市場形勢的變化以及內部成本不斷上漲的挑戰,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比較優勢已開始由低成本簡單服務向具有技術優勢的研發設計和整體一攬子服務轉化,服務和技術創新已成為產業持續向高端延伸的必由之路。政府、企業、園區、培訓機構都在積極探索創新發展,通過政策創新、模式創新、技術創新、機制創新等不斷推動產業的加速成長。該報告是反映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權威報告,對深入研究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使中國服務”與中國制造”并肩進入國際市場、推動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鋼發布《中國服務外包知識產權和信息安全問題研究》,該報告針對制約我國服務外包產業進一步發展的知識產權保護和信息安全兩個關鍵因素展開深入研究。在服務外包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報告提出要堅持統籌協調、平等保護、鼓勵創新和誠信自律原則,以立法為核心,以政策為基礎,以執法為關鍵,以協調為支撐,以監測為保障,從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三個層面,全面落實服務外包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具體措施,形成聯動、有序的服務外包知識產權保護執行體系。在強化我國服務外包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方面,報告提出,應著力在完善信息安全法規規章制度、加強信息安全協調、加強信息安全教育和人才培養、大力發展信息安全技術和產業上下功夫。該報告對新時期我國服務外包產業把握參與全球分工主動權,提升國際競爭力,推動服務外包產業由大變強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指向意義。
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服務外包工作委員會顧問、美國高德納公司研究總監付宏星向與會代表介紹了全球及中國服務外包發展趨勢,包括隨著云計算技術的廣泛應用,全球IT外包產業在商業模式創新方面的演進,以及中國服務外包行業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面臨的競爭格局,同時從高德納公司的研究角度,對中國發展服務外包做出了相應評估。
北京服務外包企業協會會長曲齡年發布了《北美、日本、歐洲服務外包市場開拓行動計劃》研究報告,該報告首先基于對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的研究,對北美、日本、歐洲的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現狀、商業模式、發包國與接包國的特點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其次,報告對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現狀與面臨的挑戰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最后,對中國開拓美國、日本、歐洲服務外包市場做了針對性的戰略定位,并從企業、行業、政府等不同角度提出了戰略發展建議。報告指出,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全球相對集中的產業格局基本形成。美國服務外包市場相對成熟,應成為中國重點突破的市場;日本市場雖然成長性不高,但存量可觀,應積極維護并開發新的商業合作;歐洲市場多語言多文化特點突出,且以采用近岸服務外包為主,應積極滲透,探索機會。
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相關領導表示,今后將不斷深化服務外包領域的研究與探討,加強與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溝通與交流,共同推動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