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高亮 實習生 熊野)在全市布局18個服務外包示范區、服務外包企業突破500家、離岸外包額增幅全國第一,重慶服務外包產業正快速崛起。不過,品牌缺乏、渠道單一、二手包三手包情況普遍,成為重慶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瓶頸。昨日,在重慶服務外包高峰論壇上,現場嘉賓紛紛為重慶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支招。
服務外包增幅全國第一
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發展迅速,據預測到2015年全球服務外包收入將超過2000億美元。服務外包業務正加速轉移至中國、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新興國家。”市政府副秘書長艾揚說,服務外包產業具有零污染、低能耗、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國際化水平高等特點,重慶要抓住服務外包產業轉移的機遇。
艾揚說,為推動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重慶布局建立了18個服務外包示范區,2011年離岸外包執行額4.2億美元,同比增長320%,增幅全國第一,總量西部第一。
目前,我市服務外包企業已發展到500多家,新增大學生就業4萬多人,服務外包從業人數達14萬人,發展服務外包成為解決大學生就業的有效途徑。”艾揚表示。
受困四大瓶頸僅接分包”
高速增長背后,我市服務外包產業也面臨著一些瓶頸和制約因素,渝中區副區長劉彤看來,這些瓶頸主要表現在品牌、渠道、人才和政策四個方面。
與印度一些服務外包產業較發達的地區相比,重慶市服務外包行業缺乏有影響力的行業組織和品牌企業。在服務外包專業人才和政策支持方面,重慶市還有許多需要加強的地方。最大的瓶頸是渠道的問題。”劉彤說,重慶市企業通過CMMI5等國際認證的企業較少,國際接軌能力弱,離岸外包業務仍主要從沿海企業分包,與國際客戶直接的合作渠道尚未打通?,F在我市的服務外包業務,很多都是從沿海地區承接的二手包甚至三手包,一手包遠遠不夠,這將制約我市服務外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轉型抱團承接一手包”
我市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方向是什么?艾揚表示,十二五時期”我市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服務外包轉型,努力承接一手包。
他說,我市將傾力打造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加快推進市級外包示范區建設;培育龍頭企業,積極引進跨國公司在我市設立接發包中心、研發中心、結算中心等,通過招商引進一手訂單,快速做大我市服務外包總量;加快人才引進和培養,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端引進、中低端職訓”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校企合作,大力推進服務外包職業培訓,加大服務外包人才儲備。
大力承接一手包,渝中區已在先行先試。劉彤說,渝中區已建立西南地區承接中心和發包中心,建設服務外包產業聯盟,探索打通西部與海外簽一手”訂單的通道,承接更多一手包。我們要用‘抱團接包’的方法來打造代表整體形象的‘渝中服務’品牌。”劉彤說,我們要打破目前只能接到二手包,三手包的局面,拓展接一手包的渠道。”
劉彤說,渝中區要向印度的班加羅爾學習,依托渝中區電子商務公共培訓平臺,每年培訓更多的高校畢業生,采取訂單式培養”模式為企業輸送實務型人才,從而形成人人爭當工程師”的局面。
基礎弱,起步晚,這是我們最大的困難。”永川服務外包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方曉艷坦言,我們要讓到永川來的人在享受同等優質生活標準的同時,生活成本低30%,產業發展綜合成本降低40%,讓永川迅速彎道超車,走向產業發展的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