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用地缺口日益突出、土地指標嚴重不足的情況,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實現更好更快、可持續發展?廊坊開發區堅持集約發展,在產業培育上瞄準高端,在項目引進上精挑細選,在土地利用上精打細算,在規劃實施上精耕細作,使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出更大的經濟效益。
隨著近幾年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地處環渤海、環京津黃金地帶的廊坊開發區遇到了項目建設與土地、水資源和能源供給之間的矛盾。新批項目用地指標缺口較大,有項目沒空間的問題日益突出。
為解決這一制約發展的瓶頸”,廊坊開發區提高對土地的有效利用,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的投資和產出強度。他們通過盤活或置換閑置土地等方式,滿足企業擴能需求,大力實施無土招商”。鼓勵企業利用現有空間進行增資擴建,在有限土地資源上增加投資密度,提高單位土地產出效益,做到增資不增地。2011年,收回盤活閑置低效用地302畝,利用閑置工業廠房6.2萬平方米,為28個制造業和服務業項目解決了落地注冊問題。今年,世界最大的數控機床硬質合金專用刀具生產商瑞典山特維克集團擬在廊坊開發區增加投資1.5億美元,興建具有世界最尖端水平、集團全球第二大數控機床硬質合金專用刀具研發、生產基地項目;3月21日,德國卡酷思公司在亞太地區首家生產基地——卡酷思汽車配件(廊坊)有限公司在廊坊開發區建成投產,這家全球領先的汽車靜音系統供應商采用租賃廠房的形式在此安家落戶。同時,維特根筑路機械、同方川崎空調設備、好麗友食品等區內一批市場前景和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增資勢頭強勁。
該區還大力建設產業化、集約化的區中園、園中園”,統籌配置、用足用活有限土地,大力發展網絡經濟,努力實現開發效益最大化。目前,云存儲數據中心產業園發展規劃已編制完成,園區重點項目潤澤國際信息港一期即將完工,招商工作初見成效,中國聯通、光環新網、申江萬國等云存儲產業項目相繼落戶或注冊。同時,他們堅持以區中園為載體,現代服務業實現穩步拓展:廊和坊”金融街、服務外包基地、夢廊坊”文化產業園、寶灣國際物流中心等建設順利推進,服務外包注冊企業初具規模。今年,將進一步加快服務外包基地二期總部大廈建設,完善基地發展軟硬環境,推進省級服務外包產業基地和服務外包培訓基地報批工作,全區注冊外包企業累計達到40家以上,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額增長一倍以上。
一系列措施的實施,使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出更大的經濟效益。2011年,廊坊開發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34億元,同比增長20%;財政收入46.1億元,增長28.3%,實現了升級后三年翻一番;實際利用外資3.98億美元,增長87.9%,超額完成1.68億美元,創歷史最高記錄。廊坊開發區以占全市1%的土地,創造了全市1/7的GDP和近1/5的財政收入。這里匯集了華為、立邦、天合、盧卡斯等知名企業、世界500強企業16家,已經成為廊坊市先進制造業最為密集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