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嶗山區圍繞打造服務外包產業強區”的目標,高點謀劃、差異發展,推動服務外包產業向高端化方向發展。2010年,全區服務外包合同額和執行額分別達到1.46億美元、1.16億美元,同比增長72%和113%,業務規模躍居全省第一。
一、高點謀劃,差異發展,進一步做大做強服務外包產業
(一)緊抓科學發展不放,推動產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在市商務局的指導下,我區走出了一條服務外包產業差異化、高端化發展的道路。全區服務外包業務總量連續三年以50%的速度遞增,外包企業由2009年的18家發展到目前的32家,合同額過千萬美元的企業達到7家,從業人員4800余人,業務遍及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近20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建立了業務關系,呈現出了點高面廣的特點。
(二)緊抓扶持引導不放,不斷完善服務外包政策體系。始終注重發揮政策的引導作用,出臺了《嶗山區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嶗山區服務外包專項扶持資金管理辦法》等政策,對區內的服務外包企業和培訓機構在人才培訓、國際認證、固定資產投資等17個領域給予政策和資金扶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
(三)緊抓引進和培育不放,著力打造高端領域。堅持引進和培育并舉,請進來”和走出去”齊頭并進。一是大力發展高端BPO和KPO業務。著力搶占服務外包產業的制高點,依托先進制造業優勢,積極引導企業拓展國際、國內服務外包兩個市場,重點發展高端服務外包業務領域。2010年,我區BPO、KPO的業務份額占全區服務外包合同總額的比重達到56.2%。二是積極鼓勵和扶持企業到境外發展。引導企業走出去”,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確保訂單的高附加值和可持續性增長,為海外并購創造條件。海爾軟件、日松數碼在境外的公司雇用外籍員工近百名,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和競爭力,接包能力進一步增強。三是拓展服務外包新領域。始終重視和發展服務外包中介機構,引進了SGS(瑞士通用公證行)等專業檢驗和國際認證機構,拓展了檢測類服務外包新領域。
嶗山區生物產業園規劃圖
(四)緊抓人才培養不放,不斷強化產業發展的人才支撐。針對服務外包產業對人力資源的特殊需求,積極實施外引內訓”,為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一是著力集聚高層次人才。鼓勵企業引進行業領軍人物,培育研發團隊和創新團隊,增強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010年共引進博士15人,碩士37人,發展由海歸”人才創辦的項目5個。二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依托人才集聚的優勢,積極引導產學研三方開展深入合作。在全省首創企業與高校聯合舉辦軟件外包專業的121工程”和教師培養平臺”,累計招收軟件外包方向”本科專業學生近2000人,先期畢業的學生供不應求。三是強化崗前培訓。2010年,全區接受崗前培訓的大學應屆畢業生達到600余人,各服務外包企業共接收各類實習人員1000余名,進一步壯大了服務外包人才隊伍。
(五)緊抓園區建設不放,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始終重視和加強服務外包載體建設,創新園區建設模式,通過與臺灣東元集團合作,采取土地、規劃由政府主導,招商、運營借助企業資源”的創新做法,啟動了我區首個服務外包產業專業園區——青島國際創新園建設。該項目一期工程占地55畝,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總投資10億元,2012年底建成使用。園區建成后,將成為擁有百家以上入駐企業,年產值300億元,高端業態聚集、綜合功能完善的國際化專業服務外包園區。
(六)緊抓市場帶動不放,推動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順應服務外包業務、市場細分的趨勢,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宣傳引導力度,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可持續發展。一是著力引導企業借助自身的技術和市場優勢,瞄準納米材料、食品安全等領域,大力開拓在岸服務外包市場。二是著力推動企業轉型發展,不斷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推動引導企業實現由商品供應者向服務供應者的轉型,將業務領域延伸至供應鏈系統的相關服務。三是大力拓展新興業態。以三網融合試點為契機,引導海爾軟件開展電視與互聯網技術融合等相關研發,幫助企業實現了由軟件提供商”到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變。四是積極搭建企業間交流平臺,促進企業實現強強聯合。跨國公司借助政府搭建的平臺,有效開展經營理念方面的交流,借鑒彼此成熟的業務流程,共同發展新業務、開拓新領域。
二、突出重點,加大力度,全力打造服務外包產業強區
2011年,我區將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和本土優勢”要求,堅持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并舉、扶持本土企業和引進域外企業并重,力爭服務外包產業強區”建設實現新突破。
第一,突出抓好服務外包園區建設和招商工作,提高產業集約發展水平。加快推進青島國際創新園建設,推動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將服務外包的招商引資工作納入全區績效考核體系,積極開展定向招商和以商招商,重點引進全球服務外包100強和國內50強企業,打造全國領先的服務外包示范基地。
第二,突出抓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打造完備的服務外包人才梯隊。一是借助現有服務外包人才培訓體系,在規模、業務門類、人才層次和培訓效率方面上水平,在解決產業發展和人才育成機制方面實現突破。二是以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推進為抓手,通過資源優化整合、體制機制創新、優化園區配套、服務水平提升等方面的創新實踐,進一步激發人才資源活力,形成高校、院所、企業、高端人才、社會組織及政府六位一體”的協同促進格局。三是結合產業發展的長遠需求,瞄準物聯網、云計算等領域,積極引導相關各方引進、培養各類專業人才,滿足企業國際化、規模化,提高接單能力的現實要求,實現人才驅動發展。
第三,突出抓好服務體制創新,為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創造優良的環境。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準確把握產業發展方向,進一步強化政策扶持和企業服務力度,重點在廉租房建設、商務環境改善等領域積極創新,打造服務外包產業服務品牌,努力營造更加優越的產業發展環境。
來源:<中國服務外包>供稿/ 青島市商務局 楊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