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培訓會、經銷商大會、公司年會……很多企業每年都要召開形形式式的大小會議。每場會議,從租借場地到會場布置,都花費不少的人力物力,而且很多是由于沒有經驗而導致浪費大量時間。
對于企業,這個是頭痛的問題,但在戴坤的眼中,這個卻是不可多得的商機。
戴坤,廣州會易佳商旅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會易佳)創始人,現任董事長兼CEO。會易佳是一家會議場地經營管理機構和會議、度假村預定及綜合配套服務提供機構。簡而言之,會易佳是隸屬服務外包行業,進一步細分,是專門的會務外包”。
戴坤說,我們就像客戶的助理,租會議場地、找旅游線路、監督會場布置等等,為他們解決繁瑣的事情。但記者更愿意用紅娘”來形容這種會務外包行業,因為它為客戶搭建了自身需求與市場信息的有效橋梁。
一個80后的第四次創業
戴坤是一個名副其實的80后,但會易佳已是他的第四次創業。在會易佳之前,他先后從事過房地產、廣告、管理咨詢、營銷策劃家政、B2B、家居團購等16個行業。
就是這樣一個具有多個行業經驗的年輕人,嗅到了市場的商機:這么多企業舉辦會議,為什么沒有一些專門的機構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服務?有見及此,2007年,戴坤成立了會易佳,推出了四大品牌服務:團體會議、團體度假、團體旅游、活動及會務支持。
從2007年創立至今,會易佳已經與國內5000多家三星級以上會議酒店、300多家度假村、旅游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成為一個頗具規模的專業公司。但創立之初,它的成本居然不足一萬:1個人,6平方米雜物單間,信用卡12期分期付款的1臺筆記本電腦。雖白手興家,但他把營業額從2008年的68萬做到2011年上半年761萬。
戴坤對自己這樣評價:標準草根型創業者,最大優點——堅持、韌性、遠見、富有感染力,愿意散財聚人。現時的他,還是湘潭大學廣州校友會副會長,南方總裁俱樂部創始人、執行副主席。
4年時間年均3倍的發展速度,53人團隊,1個人的夢想變成53個人的夢想,以后還會是成百上千人的夢想。”這是戴坤對公司的冀望。
一家紅娘”企業
如前文所言,記者認為用紅娘”一詞來形容會易佳更為貼切。作為企業,舉辦一次會議需要大量的酒店信息;作為酒店,亦渴望給予企業推介的機會。如果沒有經驗,企業就像盲頭蒼蠅,需要逐家酒店打電話詢問,花時又花力。這時,會易佳就充當起一個中介的角色。
只需一個電話,告訴我們你的要求,最快半個小時,我們就可以提供多種方案。”據戴坤介紹,他們的流程非常簡單,只需五步:整理需求、給予方案、陪同看場地、簽合同、執行。
我們為客戶提供的是集成方案,服務標準化讓信息更加統一,幫客戶節省很多時間。”以一個200人的會議為例,如果客戶的需求清晰,會易佳可以幫其節省五個工作日左右的時間,這對惜時如金的大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除了省時,省錢更是一大吸引點,平均可節省10%的費用。這是怎么做到的?據了解,會易佳擁有龐大的資源,與酒店、度假村的戰略合作關系,可以拿到更低價格。除此之外,會易佳還一條龍”服務,為客戶免費提供會務支持,包括會議水牌、名牌、正常照明、音響設備、麥克風、立式講臺、白板、白板筆、1到2名專業客服人員協調跟進等。別小看這些瑣事,細節往往能決定成敗。
總而言之,大到酒店,小到橫幅,會易佳就是這樣服務到底”。
一個上市目標
會易佳在2011年上半年完成761萬的營業額,這讓戴坤頗為欣喜。但明顯他并不滿足于此,因為他看到的是這個市場潛在的幾百億份額。而會易佳的目標是,爭取3-4年間上市。目前,會易佳已全面進入到準備階段,融資事項已提上日程。
之所以對該市場抱有如此大信心,是因為戴坤洞悉了它的獨特存在模式。用一個顯淺的比喻,在國美誕生之前,人們購買家電的渠道只有通過四處尋找專賣店,而家電賣場的建立把商家有機結合,為人們提供了便捷的購買渠道。像會易佳這種類型的公司,就是從事著這種信息統一”的渠道建設。
用戴坤的話來說,會易佳要打造的,就是度假、會議服務的虛擬國美”。
一個企業的成長發展,客戶資源是尤為重要的。即使擁有再多的服務資源,但是缺少客戶卻是致命的。對于這點,戴總抱以樂觀的心態。在他看來,無論經濟好壞,對于一個企業而言,會議都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在金融危機的困難時期,會議營銷就更顯得不可或缺。戴坤分析到,無論從企業形象建設到拓展業務、內外部客戶關系管理,會議營銷都是一種高效的營銷模式。
初建公司的07年,會務外包還是新鮮事物,會易佳可謂嘗到了頭啖湯”。但在戴坤的理念中,會易佳還不算喝到了湯,充其量也是在熬湯”。但是這碗湯,似乎已經熬出味道來了。
現時,這個行業在國內還算朝陽產業,會易佳能否做大做強,還要看內功的修煉。
用人之道與生活之道
服務型行業需要怎樣的人才?法律、營銷還是經濟?戴坤的回答是:沒有專業限制,我更看重素質。”
他對員工有一個六素要求”:邏輯素養、可能性素養、學習素養、溝通素養、時間管理素養以及目標管理素養。
面試的時候,我更喜歡問及他們對生活的態度,待人接物的做法等。相比于能力,我第一看重的是素養。”戴總如是說。
之所有如此奇特”的用人之道,這與戴坤的生活之道不無關系。
雖然現在的會易佳已經步入軌道,但是對經歷過四次創業的戴坤來說,不是沒有經歷過失敗與困難的。回想會易佳創立之初的勢單力弱”,除了對這個行業的前景充滿信心外,自身的韌勁和修為是他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
在采訪期間,戴坤亦不時與記者分享他的快樂觀”。吃飯、逛街、看電影,是一種快樂”,卻也是很快消失的歡樂。活在當下的心境,全力以赴的過程,不斷實現對自我的超越,才是一個人心底最大的喜悅。
也許正是這種心境,才是創業者最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