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央在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所提出的發展服務外包”,如何增進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已經成為重要議題。
按照商務部的統計,據統計,2005—2009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從1571億美元增長到2868億美元,增長了約1.8倍,年均增長16.2%。但就其中的服務外包產業而言,企業普遍規模小、缺乏品牌已成為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現狀,也是制約我國服務外包企業國際競爭力的瓶頸。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副院長仲澤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進一步指出,合格人才的匱乏是目前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主要困難。
他表示,當前中國的高等教育基本維持傳統的計劃經濟培養模式——以產定銷”,即專業設置沒有緊跟市場的發展和變化,尤其是無視和IT密切相關的新興產業不斷涌現的知識管理和人才結構的需求,造成專業設置和需求的嚴重錯位,大專院校及培訓機構培養了大批的學生,但服務外包企業卻反映招不到合適的人才。
就其原因,我們人才教育和培訓工作存在兩種類型人才培養上的缺位或錯位”,仲澤宇說。
為了促進服務外包人才發展,商務部在2006年發布了《關于實施服務外包千百十工程”的通知》;2009年,商務部和教育部又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服務外包人才培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一批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構應運而生。
但由于培訓機構著重短期的培訓,事實上只能夠承擔單一內容或臨時項目的人力資源培訓要求。況且,培訓機構是一種企業行為,其根本目的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無論是師資的儲備,知識和經驗的積累,還是資源的整合,都使得培訓機構想不到、也不可能著眼于形成長期、全面、創新的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模式,也無暇建立完整、系統、成熟的課程體系。
商務部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執行副會長趙中屹在日前參加全國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方案學術研討會上表示,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已在上周與對外經貿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等各大高校聯合制定并執行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方案,從國內外的市場環境和企業需求入手,高層次推進教產結合、校企一體辦學。
據記者了解,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聯合大學、杭州國際工程服務學院、浙江樹人大學等計劃以文思、博彥、東南融通、中軟國際、奧博杰天等國內服務外包行業龍頭企業人才崗位要求和內部培訓方案為基礎開發和編寫人才培養方案大綱,將建立全國服務外包人才培訓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