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金融危機對外包產業造成很大沖擊,貿易保護主義又給產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雖然2009年全球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相對處于低谷,但產業轉移趨勢是不變的。2009年我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保持了較快發展,產業規模繼續擴大,目前產業載體方面也基本形成了東北、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中西部五大集群”、東西映射”的良好發展格局。工信部發布的《2009外包產業發展報告》預測,在未來的發展時期,我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內需市場在整個產業中的比重將進一步加大,在鼓勵發包和鼓勵接包雙重政策的引導下,內需市場的潛力將會逐漸釋放出來。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行業未來將更趨行業化、差異化、集群化、規范化,軟件服務化趨勢將更加明顯,大企業將不斷涌現,企業兼并重組,金融危機的洗禮,存活下來的企業將在后危機時代隨著市場逐步放大將有更快的發展。
據IDC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軟件(600536,股吧)外包業近10年發展迅猛;預計未來4年,還將迎來新一輪發展高峰,至2013年,將新增15000家IT企業。盡管目前我國軟件外包仍面臨低端化、利潤率低等困境,但世界軟件外包產業的天平正慢慢偏向中國。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2009財年微軟在華外包項目總額達到1.42億美元。經過近10年的發展,中國的軟件外包行業已形成了一定規模。然而,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軟件外包行業的利潤急劇縮水,中國市場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不過,這次危機應該是中國的機遇。危機進一步推動了發達國家轉變觀念,轉移成本。現在,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開始認同中國,紛紛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微軟在中國的軟件發包量占到了其全球發包量的10%左右。未來,微軟更重要的工作是要把技術含量更高的外包項目引入中國。從長遠來看,軟件產業鏈上的國際分工仍是大勢所趨。基于軟件外包產業發展現狀,我國需建設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公共支撐平臺,構建產業公共服務體系,充分發揮產業聯盟的促進作用,推動企業合作和產業聯合,走集群化發展道路,發揮區域聚集效應。
目前,我國軟件外包業務正處于快速回暖之中。商務部、工信部和財政部等有關部委正在修訂完善鼓勵軟件出口的各項政策措施。商務部在此前提出的2010年商務工作10個方面重點任務中就明確指出,積極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編制服務外包產業專項規劃,簡化認定手續,放寬認定條件,拓寬稅收等優惠政策覆蓋范圍以及加大對服務外包企業的人才培訓等。隨著國內經濟強勁復蘇,自2009年8月份以來,軟件行業步入快速回升通道。出口方面,2009年我國軟件出口185億美元,同比增長14%,其中軟件外包服務出口24億美元,同比增長15%。雖然增速大幅下滑,但軟件出口依然保持著強勁的正增長。預料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國際軟件外包業務繼續向中國轉移的態勢不會改變,隨著海外經濟體復蘇,我國軟件外包有望再次進入快速的增長期。
據工信部發布的《2009外包產業發展報告》,去年前三季度我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收入達到1463.6億元,同比增長約24.5%,預計全年收入接近2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