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據報道,印度計劃本月將試航國產無人隱形潛艇,這是近來印度一系列發展本國高科技的最新動作。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作為金磚四國”之一的印度,經濟發展勢頭依然良好。原因何在?我們邀請專家就此作答。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所研究員
孫士海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陳峰君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榮 鷹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
馬加力
問:作為金磚四國之一,印度近年的經濟發展很快,特別是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尤顯突出。您認為印度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是什么?
陳峰君:金融危機對印度也有一定影響,特別是在金融、金融外包、航空與旅游等方面受到較大沖擊。但總體說,其受影響程度有限,原因:一是印度對外貿易比重相對較小,其消費市場主要在國內,印度大部分企業均是服務于內需。二是印度政府為保持經濟快速增長,保證勞動力就業,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增加銀行資金流動性,加強銀行金融監管;擴大稅收減免,增加財政支出;積極利用外資;調整產業結構;加速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小型企業發展。
馬加力:從最新公布的數據來看,印度的經濟增長率在金磚四國”中僅次于中國,遠高于巴西和俄羅斯,其增長勢頭在整個世界范圍內也是屈指少有的。原因很多:一是政府采取了較為大膽的改革開放政策,放松管制,大力吸引外資,有力地提升經濟活力和公私企業的創造力。二是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特別是信息產業,加強軟件開發和外包等獨具特色的服務業。其三是注重人才培養,特別是國際化人才的培養。
榮鷹: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形成了一個符合印度實際的發展模式。這一模式的特點是由內需和消費拉動、服務業為先、高新技術先導。二是有相對完善的體制和軟件環境。印度金融業成熟,資源配置較合理;國民儲蓄率低,但投資效益高。私企唱主角,政府干預相對較少。三是同西方的聯系較密切。印度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大量僑民,是參與全球化的重要橋梁。
問:印度近年來一直積極推進大國戰略”,其中高科技立國”的戰略構想成為主旋律,并取得一些成果。您認為為什么印度會提出這種構想?
孫士海:印度獨立以來始終重視科技發展和科技人才培養,科技人員存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將印度譽為發展中國家發展高科技的榜樣”。在21世紀全球經濟最重要的三個領域,即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空間技術方面,印度擁有一批國際頂尖的科學家。印度認為,現代科技已經替代資本成為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印度要想成為經濟強國就必須充分利用本國科技人才資源的優勢,使其未來發展從資本驅動型轉向科技驅動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