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ACS公司的這次交易是施樂公司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收購,施樂希望通過切入IT服務外包業務,以彌補硬件業務利潤的下降,但市場方面仍對該公司將未來押在這次重大策略的轉變上表示擔憂 |
| |||||
面對硬件產品的利潤日漸式微,有著103年歷史的施樂公司這次打算放手一搏。 日前,全球打印機制造巨頭施樂公司宣布,將斥資64億美元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購外包及信息服務公司AffiliatedComputerServices(以下簡稱ACS”)。這一合每股63.11美元的收購價比ACS公司上一交易日收盤價溢價33.6%。施樂還將承擔后者20億美元的債務。 據悉,這項交易已分別獲得施樂和ACS的董事會批準,并有望于明年一季度完成。施樂表示,交易完成后公司將成為一個經常性收入170億美元,總資產達220億美元的全球性企業。 剛剛履新的施樂CEO厄休拉·伯恩斯說,結合施樂在文件技術上的優勢以及ACS在管理和自動化工作流程方面的專業能力,他們將成為一流解決方案供應商。 據海外媒體報道,合并之后的ACS作為施樂旗下一個獨立的機構運行,該公司總裁林恩·布洛杰特將直接對施樂CEO負責。對于這次交易,布洛杰特表示,ACS正在推進業務全球化目標,并以先進技術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公司需要一個具有強大品牌優勢和領先的創新型合作伙伴。 分析人士指出,花費巨資收購ACS公司表明,施樂公司意在抓住全球經濟有望復蘇這一時機,開始向服務領域大舉擴張。 改變游戲規則” 施樂曾經是行業的開創者,然而就在上世紀90年代末,這家百年老店還在為擺脫破產厄運而苦苦掙扎。即便是現在,它也只能充當行業跟隨者的角色。眼下,席卷全球的經濟衰退導致企業對辦公產品需求大幅降低,這對過分依賴硬件設備的施樂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施樂凈利潤大跌35%至1.4億美元,收入下滑18%至37.3億美元。公司還預計今年的收入將下降16%至148億美元。為縮減開支,施樂去年10月宣布裁員3000人,占其全球員工總數的5%。 對于IT硬件行業的持續低迷,施樂競爭對手的境況也好不了多少。在截至7月31日的第三財季,惠普成像和打印集團營收同比下滑20%至57億美元。其中打印機出貨量同比下降23%,商用類打印硬件產品出貨量更是驟降42%。有消息稱,惠普CEO馬克·赫德正在醞釀一項將PC和打印機業務合二為一”的計劃,以提升打印業務的業績。 不過,受益于去年收購服務巨頭EDS公司,今年第三財季惠普的服務部門營收同比增長93%至85億美元,為惠普貢獻了三分之一的利潤。赫德稱,廣泛的產品和服務組合以及全球銷售規模使得惠普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在業務發展、改善效益方面他們有更多機會。 現在,施樂也試圖通過展開大型收購,加速從產品制造商向服務提供商的轉型。伯恩斯稱,收購ACS改變了公司的游戲規則”,施樂會發生重大變革,交易將幫助其拓展業務,以取得更高的收入和利潤增長。她預計,新公司在2010年的服務收入將比2008年的收入增加兩倍,從35億美元漲至100億美元。 今年7月份,伯恩斯接替安妮·麥卡伊擔任施樂公司CEO,成為首位領導如此大規模上市公司的非洲裔美國女性。現年50歲的伯恩斯作風硬朗行事大膽,被認為將改變施樂令人乏味的形象。1980年,她作為一名機械工程暑期實習生加入了施樂,之后得到提升并于1999年成為公司全球制造業務副總裁。如今,在她的領導下,施樂公司開始了企業轉型工程。 實際上,轉型服務對于施樂來說并不是一個新主意。1999年,時任施樂CEO的里克·瑟曼就曾試圖領導公司將業務擴張至軟件開發和文件管理服務等領域,但最終沒有成功。伯恩斯對此表示,如果說施樂在瑟曼時期存在問題的話,那一定是執行問題,而非目標出了問題。 過去幾年,施樂已經進行了數次小型收購。2006年7月,施樂以1.75億美元收購了AmiciLLC公司,同年11月以5400萬美元收購XMPie公司。Amici是一家針對法務系統的電子偵測服務提供商,而XMPie是一家多媒體營銷軟件開發商。2007年9月,施樂花費3200萬美元收購了Advectis,后者是為抵押行業提供網絡文檔解決方案的公司。業界認為,這系列收購戰略表明,施樂一直想轉型成為一家服務提供商。 遭質疑的收購計劃 在不少分析人士看來,施樂轉型服務存在不小風險,并且可能需要付出代價。 美國財經網站MarketWatch撰文說,這次收購對于伯恩斯至關重要,并且成敗在此一舉,要知道,施樂在英語中已經是復印”的代名詞。 華爾街對這項收購計劃就持懷疑態度。交易公布當日,施樂股價出現大幅震蕩,曾一度暴跌超過17%,市值縮水13億美元。盡管伯恩斯聲稱這一交易前三年就能幫助公司節省4億美元開支,但這仍不足以安撫那些擔憂施樂成了冤大頭”的投資者。 對于公司股價出現大跌,施樂公司運營總裁吉姆·費萊斯通并不以為然。他說,通常情況下這類收購都是買方的股價受到壓力,施樂的股價會恢復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收購將給公司提供一個快速擴張的平臺,施樂第一年就會實現資產增值,利潤也會相應提高,這項交易對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將起到重要作用。”費萊斯通補充說。 重金收購來的資產或許能幫助施樂打開一個全新市場。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整體業務流程外包(BPO)市場的規模約為1500億美元,并以每年5%的速度增長。ACS去年簽署的新業務合約中有近90%屬于外包業務。此外,ACS還有可能從聯邦政府的醫療支出中獲得更多生意。據悉,未來幾年,美國政府將動用數十億美元幫助醫療機構建立電子病歷系統。在截至6月30日的上一財年里,ACS公司實現總營收65億美元,其中約10億美元來自衛生保健項目,另外公司約40%的收入是來自政府合同。伯恩斯認為ACS是醫療IT領域的重要供應商。 不過,和惠普收購EDS的情況不同,惠普本身有與EDS相似的業務群,而ACS與施樂則完全是不同行業的企業。因此,收購ACS后,伯恩斯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快速有效地整合雙方的業務。 有市場人士對此不持樂觀態度,一方面是因為伯恩斯并不擅長收購交易,而整合這兩家完全屬于不同行業的公司更如同把油和水混合一樣困難;另一方面則是ACS的全球員工總數達7.4萬人,施樂的員工總數僅為5.4萬人,人數少的企業去整合更多職員數的企業,這對任何企業家來說都是難為之事。對此,伯恩斯辯解稱,這根本不是難題,因為施樂并沒有打算整合對方,ACS業務仍然獨立運營,她還表示可能對ACS進行裁員。 施樂可能企圖通過收購ACS,為旗下的復印機及打印機取得切入新市場的通道。美國投資銀行BMOCapitalMarkets分析師凱斯·巴赫曼指出,由于業務上缺少結合點,雙方在交叉銷售時不會順利。 此外,華爾街還有觀點認為,施樂股權有遭到稀釋的可能。出于對施樂不確定性前景的擔憂,標準普爾將其BBB級信用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稱該公司收購ACS可能承擔更多的債務。最終,標準普爾可能將把施樂評級下調至BBB-級,這一評級僅比垃圾級高一檔次。 或加速行業整合 就在施樂宣布收購ACS前一周,戴爾剛剛同意以39億美元收購信息技術提供商PerotSystems,該收購的溢價幅度達68%。即便在收購消息公布后施樂與戴爾的股價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收購本身也已經給市場留下了一個強烈的信號:硬件公司尋求收購那些合適的技術服務公司將成為未來行業重大主題。 眼下,科技公司開始紛紛效仿IBM轉型服務的模式。這些公司認為當客戶為節約成本延期更換IT設備時,相關服務將彌補自身硬件業務利潤的下滑。瑞士信貸銀行兼并和收購業務主管波恩·西姆說,人們的心理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科技公司的主管們正愈來愈清楚地認識到,他們現在再不出手,未來幾個月會發現價格更昂貴。 華爾街的預言家們還不敢大肆宣揚行業并購已成為未來趨勢,但他們確實已經在羅列那些可能被收購對象的名單,投資者也在對此投票。 就在施樂宣布交易消息后,信息技術服務和方案提供商UnisysCorp公司的股價一度上漲超過10%;被傳將為惠普收購的計算機科學公司(CSC)股價也有5%左右的上揚。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IT服務合同能在客戶與供應商之間建立起更為持久的聯系,通過服務與硬件的交叉銷售,供應商將從硬件更新周期獲得多元化業務。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也稱,2008年全球計算機硬件銷售37952億美元,同比增長僅為2.5%,而IT服務銷售增長了8.2%,達到8059億美元。 施樂宣布收購ACS順應了硬件制造行業進軍服務領域的趨勢,表明他們看重后者強大的利潤率增長潛力。但有分析認為由于實在看不懂兩家完全不同的公司合并背后的邏輯,這項收購可能成為十多年來最為尷尬的交易。施樂希望重塑形象,鑒于此前失敗的經歷,該公司在向多元化轉型時應該更加謹慎。 從某種程度上講,施樂與ACS的交易成為了強化硬件企業進軍服務行業趨勢的催化劑。MarketWatch認為,但問題在于這個催化劑對于全行業的整合是否真的具有實質性意義,或者,這只不過是為那些市場投機者提供了一個賭博的機會。 |
外包新觀察博客
下一篇:服務外包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