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海南頻道11月1日電(記者王勇 周正平)山東省政府研究室常務副主任張述存10月31日在此間舉辦的第67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上表示,新興經濟體應從完善產業扶持政策、建設聚集園區、引進國際知名外包企業與培育本土企業相結合、加快人才引進培養和完善軟硬環境等方面進一步做大做強服務外包產業,從而充分發揮自身競爭優勢,培育新的增長點。
據統計,2008年,全球服務外包市場規模達1萬億美元,其中離岸外包5000多億美元。目前,全球服務外包的市場規模正以每年20%~30%的幅度急速擴張。全球財富1000強中95%的企業已制定業務外包計劃,到2012年,全球外包市場規模將超過1.2萬億美元,離岸外包超過6000億美元。
張述存認為,服務外包正日益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不僅可以優化產業結構快速提升服務業的規模和質量,而且可以有效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從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經驗看,發展服務外包是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的必然選擇。如享譽世界的服務外包集聚地班加羅爾和海德拉巴由于服務外包產業的崛起,它們的服務業在三次產業中占比已高達83%。同時,大力發展服務外包可以實現更高層次的招商引資。引進專門從事服務外包的外資企業,利用他們的市場、技術,有利于優化新興經濟體國家外商投資結構,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
當前,隨著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指標出現觸底復蘇跡象,各國政府也應借此機會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服務外包業務無疑是新興經濟體的共同選擇。
為此,張述存建議,新興經濟體首先應因地制宜搞好產業定位,不要一味追求離岸外包,要離岸、在岸并舉;在業態選擇上,不能局限于信息技術外包,要努力拓展流程外包;在企業選擇上,既要引大企業,又不要輕慢小企業,既要引外資企業,又不要忽視內資企業。優勢不明顯的國家可先從在岸外包、培訓和數據處理等低端業務做起,為接大包”、接外包”聚集人氣,積累經驗,鍛煉隊伍。
其次應創新園區建設模式。服務外包產業的特點要求企業高度集聚、資源共享、適宜人居。因此服務外包園區建設不能沿用工業園區建設的思路和方式。在建設外包園區時,可按照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多方投資、市場運作”的原則,按照城市新區要求設計外包產業集聚區,根據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特殊需求和人性化、生態化的國際理念,實現辦公、住宿、生活、文化體育設施完整配套。
第三要促進服務外包企業聚集成長,要按照培育與引進、離岸與在岸、市場與企業”相結合的思路,創新招商方式,促進服務外包企業聚集成長。服務外包是新興產業,本土培育發展太慢。先進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經驗證明,在發展初期要以引進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