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丹桂飄香,黛山腳下的蘇州科技城顯得格外美麗。一幢幢別致的研發大樓靜靜矗立,但就在科技城平靜的外表下,涌動著一股強大的創新力量,成為臥虎藏龍”之地。
世界500強日本住友電工、中國最大風力發電機組生產基地之一特譜風能、參與神舟系列飛船試驗的東菱振動、中國最大工業閥門制造商紐威機械等一批年產出超億元和千萬元的創新型企業都聚集在這里。
舞起創新龍頭來
自主創新一直是蘇州科技城發展的第一引擎。蘇州科技城從啟動之初就沒有落入傳統加工制造業的窠臼,而是前瞻性地站在了自主創新的高位上。
眼下,科技城的北部區域,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等新興產業已初露端倪,項目成群、產業成鏈。在南部區域,生物醫藥與醫學工程、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正迅速崛起。總投資6.58億元的中科院蘇州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全面啟動籌建和工程建設,以其為平臺延伸規劃建設的中科院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即將開工建設。
令人期待的是,蘇州科技城以國家軟件產業基地蘇州軟件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蘇高新軟件園為主要載體,全力建設華東服務外包中心。目前已引進富士通綜合質量技術、印度NIIT、法國歐陸分析、歐索軟件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進駐。今年,蘇州科技城服務外包項目有望突破100家。
開發建設六年來,蘇州科技城已累計投入80多億元資金,建成了蘇高新軟件園、微系統園、軟件大廈、IT實訓基地等各類創新載體、科研中試樓、產業化用房及功能配套設施超過120萬平方米。
當前,蘇州科技城提出加快推進一園、兩中心、三區”建設。一園”是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兩中心”是華東服務外包中心和蘇州西部城市副中心,三區”是蘇州高新區科技創新示范區、產業轉型先導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未來,蘇州科技城的發展目標是建設成為國際先進、國內一流、長三角最為活躍的科技創新高地、科技人才高地、科技成果轉化輻射高地和現代化生態人居新城。
借才引智活力來
人才是科技創新最重要的因素。要建一流科技新城”,不能急功近利,而應該實現教育、人才先行”,這是科技城管理層的運營理念。
如今,人才資源正是科技城的一大優勢,在建設之初就把人才培訓體系建設放到一個最重要的高度。這一人才培訓體系”,是指科技城耗資三億元的IT實訓基地”,這也是國家教育部、科技部聯手打造的全國第一家實訓基地。基地建成后,將與國內外高校和公司合作,為進駐科技城的企業從業人員提供專業培訓。
目前,科技城的IT培訓業已形成規模,MICROSOFT、IBM、NIIT和江蘇首家民營高博軟件學院組成國內領先、江蘇最大的實訓基地。蘇州科技城已初步建成軟件外包、業務流程外包、知識外包三大產業基地和外包人才、知識產權保護、技術支撐三大服務平臺。僅在人才培訓支持上,科技城已拿出了一個億給培訓企業。
青山秀水靈感來
蘇州科技城位于蘇州國家高新區,鄰近太湖,是蘇州高新區實施北擴西進”戰略全新規劃建設的科技新城,區域面積25平方公里。科技城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建設在蘇州城西的眾多小山之間,山重水復,環境幽雅,是研發人才理想的工作和生活新城。
在美國生活了二十五年的邱鋼博士對蘇州科技城情有獨鐘。她喜歡這里山清水秀的幽靜,更看好這里生活配套設施的快速完善,她認為蘇州科技城不僅是一個創新的好地方,也是一個生活的理想地。
開發建設以來蘇州科技城堅持科技、山水、人文”的創新理念,致力于打造蘇州西部的科技生態新城。堅持引進項目100%高科技、100%無污染”雙百”原則,進一步加速提升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推出了一批高新技術成果,引進了一批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大項目。
如今,在這青山綠水間,一批創新企業正在成長。如特譜風能完全掌握了2兆級及以下風電機組的全部核心技術;先施科技電子標簽設計生產技術國內領先;蘇州迪泰醫學一款可用于治療甲流”的儀器填補了國內空白,并獲得國際認證,進入國際市場,僅此一項,迪泰今年銷售收入便可達5000萬元。
據統計,蘇州科技城迄今已累計引進近200家知名科研機構、設計開發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形成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生物醫藥研發、IC研發設計、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電子通訊等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和科技服務業等特色主導產業,其中80%是軟件服務外包、生物醫藥研發及其相關項目,服務業收入年均增長率超過2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