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3月18日電(記者周夢榕)全球金融危機已蔓延到實體經濟領域,服務外包全球市場也將在危機中重新"洗牌"。中國服務外包這個新興產業會遭遇什么樣的打擊,會否陷入"無米之炊"的境地?
由大連軟件園和武漢軟件園組織的"中國服務外包危機下的對策和出路研討會"認為,危機是把"雙刃劍"
,既有挑戰,也有發展機遇。此輪危機中中國服務外包所受沖擊將小于印度。若應對得當,服務外包業可借機實現產業結構和服務層次的升級。
全球經濟寒冬中服務外包業面臨挑戰
目前,堪稱全球軟件與服務外包最發達的印度和愛爾蘭已經感受到金融危機的壓力,這種壓力也波及到中國。壓力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一、業務量收縮,收入來源減少。尤其是承接海外業務的公司隨著經濟進入蕭條階段,業務量減少將會日漸明顯。IDC中國軟件與服務研究部高級分析師余倩認為,與制造業類似,離岸服務外包產業屬于外向型經濟,在金融風暴已危及實體業的今天,眾多企業要度過危機,首先要解決生存問題,會縮減各項成本,IT投資也難以幸免,計劃在短期內實施的IT項目,將面臨延期或終止的決定。在這種情況下,服務外包的海外業務量會減少。
美國著名咨詢研究機構Forrester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金融危機對國際信息技術服務外包造成嚴重打擊,而占國際服務外包業額比重最大的金融服務外包將首當其沖受到影響。據該公司調查,美國有43%的公司計劃削減IT方面的開支,金融行業49%的IT部門計劃削減預算。歐美和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服務外包發展短期內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減速和下滑。
二、成本上升,利潤空間變窄。西安炎興科技軟件有限公司主要業務來自美國。董事長劉寧說,最近兩年人民幣升值的速度比較快,業務收入以美元為單位,但生產成本以人民幣支付,匯兌損失造成了公司利潤較大規模的下降。另外,近兩年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的速度較快,企業明顯感到壓力。從目前的形勢分析,人工成本和匯率上升的壓力可能會持續下去。
三、融資困難,一些企業存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中國服務外包企業大大小小有3000多家,一批沒有規模和開發能力、資金困難的小企業大都面臨做不下去的危險。
劉寧說,中國服務外包企業許多尚處于起步階段,企業規模較小,短期內會有一些企業因為經營困難退出市場,一些軟件企業將陷入"需求弱、生存難、不知所措"的恐慌中,一些有實力的企業也會借機壯大,但目前還不會出現大規模有企業并購浪潮。
大連軟件園總裁高煒認為,金融危機在幫助中國軟件企業優勝劣汰的同時,也將擠破前些年快速發展的軟件園泡沫。他說,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軟件園區總數超過200家,且數量還在不斷增長。但軟件園質量參差不齊,許多人口不足百萬,沒有大學、軟件學院,也沒有多少企業的城市也上馬軟件園,軟件園泡沫將在經濟的寒冬中面臨破滅的命運。
增速雖明顯放緩但發展機遇尤存
與有些行業相比,做為新興行業的服務外包業雖然發展放緩,但仍將保持較高增長。DIC預測,短期內中國離岸服務外包市場發展受金融危機影響將明顯放緩。2009年市場增速較金融危機前的預測下調6%,至22.9%,增長率同比下降4.5%。中國國內服務市場在政府經濟政策的刺激和服務商整體交付能力提升的支撐下,2009年將保持近20%的增速。
金融危機面前,中國服務外包業盡管會遇到一定困難,但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下角面臨著很大的發展機遇,原因有三:
一、業務量不會大幅度下滑。IBM大中華區職業教育部高級經理屈中華說,在世界市場形勢相對走緩的情況下,很多跨國公司出于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的需要,有可能將業務外包到中國等地區,而且,目前已經在維護的項目不會停止,仍會繼續下去,這就保證了業務量不會出現大幅下滑,還可能出現一定的增長。
大連軟件園總裁高煒認為,中國今后的發展強調自主創新,走資源節約、環境保護、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道路。這種政策導向將給中國的軟件和服務產業帶來很多變化。特別是金融危機期間,企業會減少硬件投入,同時為了優化公司現有的硬件資源,提升運營管理效率,將加大軟件和服務收入。另一方面,中國的制造業將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和關鍵制造領域升級,這也是中國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的機會。
二、由于印度的服務外包業務90%以上來自歐美,在此次金融希機下,印度外包業所受的沖擊要遠大于中國。中國可以借此機會鞏固在日、韓市場的同時,盡力挖掘歐洲、東南亞市場的業務量,縮小與印度的差距。
屈中華認為,印度服務外包產業高度依賴美國市場,近50%的收入來自華爾街,美國30%的金融后臺服務業在印度完成,雷曼兄弟在印度就有2500名員工。國際金融希機在短期內對印度服務外包的發展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中國服務外包市場相對多元化。歐美等國基于政治、安全、成本等方面的考慮,為了平衡風險,正在增加對中國的外包,減少對印度的依賴。
三、隨著雷曼兄弟等歐美大型金融機構破產,一場大規模的海外人才回流在所難免。這給中國的服務外包企業提供了吸納高端人才的最好機會,對推動服務外包發展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有300多人的博彥科技武漢分公司是博彥在中國最大有分支機構之一。其執行經理韓超認為,國際金融危機形勢嚴峻,但客戶現在非常需要把業務外包出去降低成本,這給我們提供了機會。公司近期接了幾個大單,價格也不錯,目前公司隊伍穩定,發展勢頭良好。
沉著冷靜煉內功加速實現產業升級
專家認為,危機過后服務外包業肯定會有爆發性的增長。目前的危機雖然困難,但也是能量儲備的最佳時機,要抓緊時間做好一些基礎性的工作,比如基礎設施的建設、人才的培養、銷售渠道的建立等。苦練內功,推動產業結構和服務層次的升級。他們建議:
一、逢低吸納,促進企業國際化。一方面,可廉價快速獲得海外高端人才,尤其是懂技術、外語好、又熟悉海外市場的海歸人員。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決定著一個企業接單的數量和接單的層次以及自主研發的能力和成功率。目前制約國內企業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是高級人才缺乏,有實力的企業可借海外企業的裁員契機引進高級人才。
另一方面可選擇時機購買海外企業。從印度的發展路徑來看,其產業快速發展的歷史就是其外包產業海外并購的歷史。金融危機使歐美國家資產價格大幅度縮水,可通過并購重組資產和業務,將海外業務轉移到國內,加速外包的發展。
二、政府在企業國際化中應提供支持。建議政府成立外包企業海外發展專項基金,鼓勵外包企業海外拓展。中國外包企業目前規模普遍較小,積累資金有限,政府應為企業海外并購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并打造一批主業突出、具有核心競爭力、能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發揮帶頭作用的服務外包企業。用專項基金鼓勵龍頭公司發展海外業務,如加大對海外銷售的支持,加大對外包企業海外市場開拓的支持,增加對企業海外經驗本土化應用的支持,鼓勵企業將海外經驗應用到國內。
三、抓海外市場的同時做足國內市場。印度軟件業在金融風暴中受重創印證了業務單一的危險,擁有廣闊的內需市場是中國企業的優勢。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內地"信息服務外包"市場發展很快,未來三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4%。目前中國企業的信息化率僅為10%,與發達國家60%的信息化水平相比還有很大空間。現在,印度已有多家外包公司看中中國市場,中國企業應抓住本土化的服務優勢,有所作為。
專家分析,雖然中國4萬億投資中有些項目沒有直接投給軟件業,但水利、鐵路、民航等眾多基礎項目的建設也帶來了一個巨大的信息系統市場。另外,專家提醒關注集成電路設計與嵌入式軟件領域,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將進入以移動設備為載體的新階段。據工信部預測,2010年中國嵌入式設備的市場價值將超過100億美元。中國企業可實現海外、國內兩個市場相互依存、互為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