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隨著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逐漸成為發達國家特別是國際大都市的主導產業和經濟增長的亮點。我國也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了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戰略選擇。昨日,知名學者和業界人士齊聚科博會“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高層論壇”,為中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支招。 以服務提升產品附加值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表示,“中國制造”未來的方向應先向“中國服務”推進,而并非急于向“中國創造”轉型。 因為生產性服務業應是推動產業結構優化的突破口。中國目前只有制造環節,缺少生產性服務。因此,想要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中國第一步應先向“中國服務”轉型,在逐步擁有自己的營銷網絡的基礎上,再培育中國的自有品牌。 王一鳴認為,我國目前的產業發展模式必須轉型,中國目前雖然是高技術出口的第一大國,但是所謂的高技術領域,中國做的只是其中最低端的部分,即把別人的零部件組裝在一起,沒有品牌和技術,沒有營銷網絡,這種高度化只是“虛高度化”,在全球化分工鏈中處于低端,附加值低。據了解,我國目前技術的對外依存度為60%,國際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為30%,美國僅為25%。 抓住發展服務外包的契機 “現在是服務外包的歷史性契機。”王一鳴指出,我國要想5-10年內在生產性服務業領域有所突破,在戰略重點上就要著力增強生產性服務業的功能,發展國際外包就是最便捷的途徑,通過服務外包中國可以很快把生產性服務業帶到國際前沿去。 同時,全球目前進入了新一輪的服務外包大發展時期,這為我國發展服務外包創造了很好的條件,而中國的技術勞動力成本雖然近年來有所提高,但是在全球范圍內相比還是很低,以美國為例,我國的技術性勞動力成本只是美國的20%左右。 此外,摩托羅拉亞太地區運營總監姚正玉也指出,跨國企業將非核心業務外包已經成為潮流,制造型外包已經十分成熟,但中國在服務型和技術型等生產性服務外包領域還遠遠落后。 研發設計先行 王一鳴表示,我國應將制造業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重要發展點。在制造業中我們應該將商品的研發設計、品牌和營銷網絡管理、售后服務環節作為發展重點。 因為在這些環節中,中國可以跟其他發達國家學習到經驗,這些經驗也是我國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所必不可少的。 其次,在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同時,我國還應該突出一些重點發展區域,因為服務,特別是生產性服務都是人類最最密集的區域,全國生產性發展應以珠三角和香港為主中心,長江流域可能以上海為主中心,在北方可能以北京為主中心的生產性服務業中心,所以戰略性區域要有戰略性謀劃。 學習跨國服務企業 “中國的服務行業要向全球化發展,首先是向跨國企業學習。”姚正玉認為,目前中國的服務型企業還有很多不足,有很多方面的服務都是客戶要求的,而且服務意識及服務人員的培訓也都不是非常理想。 正因為這樣,我國的大型企業只使用跨國的服務企業。目前,我國服務型企業最應該做的就是向跨國性服務企業學習我們所欠缺的。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國的服務型企業應將所有值得學習的都學習進來,然后再經過自己的理解與融合,變成自己的服務標準。 通過學習,我們就可以逐漸擁有跨國性服務企業所擁有的優勢。如:加大經營、降低成本、有長期的服務經驗、有重組的資金,擁有這些方面的資源,我們國內的服務型企業能夠在各個地方生存。
商報記者任維周述
標簽:晉城 營口 貴港 沈陽 開封 天津 榆林 天門
上一篇:上海服務外包人才促進中心在盧灣區正式運營
下一篇:2008推動中國服務外包發展的十大領軍人物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