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中心系統提供商往往分成兩類,第一類是系統非常穩定,但是很多地方不滿足客戶需求,而且絕對”不可以修改;第二類是系統非常靈活很滿足客戶需求,但是,穩定性一般,而且當為滿足客戶需求做了修改后,系統就突然變得非常不穩定了。
一 呼叫中心的穩定性
呼叫中心的一般組成部分,PBX、CTI、ACD、IVR(包含傳真)、ADS(自動外撥系統)、ACC(短信、郵件等異步通信方式的呼叫中心)、ICC(Internet呼叫中心)、錄音服務器、錄音調聽軟件、坐席軟電話、坐席業務軟件、報表和實時統計。
穩定性的要求體現在兩個方面,即不間斷運行的要求和性能的要求。
(一)不間斷運行的要求
很多呼叫中心,都是要求7*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要求呼叫中心系統的穩定性很高,任何一個功能極大豐富的呼叫中心,只要穩定性不夠,都不能讓客戶滿意。呼叫中心中很多部分的穩定性要求很高,包括以下部分:
- liBX如果發生故障,電話無法打進呼叫中心;
- CTI如果發生故障,所有電話相關的軟件無法工作;
- ACD如果發生故障,所有電話無法分配到坐席,也就是客戶無法和坐席通話;
- IVR如果發生故障,所有電話進入呼叫中心后,無法聽到自動語音,想和坐席通話也不可能;
- ACC如果發生故障,所有客戶的郵件、短信、傳真都無法讓坐席處理;
- ICC如果發生故障,所有客戶都無法通過Internet聯系到坐席;
- 錄音服務器如果發生故障,所有電話錄音都沒有了,對于電話營銷的公司,錄音丟失意味著銷售成果的丟失;
- 坐席軟電話如果發生故障,無法接聽電話,無法進行坐席業務軟件的操作,無法外撥電話;
- ADS如果發生故障,外撥數量大量減少,例如,ADS一天外撥5000個電話,不用ADS,只能外撥2000個電話甚至更少,導致很大的經濟損失。
(二)性能的要求
呼叫中心中,交換機有成熟的性能指標,例如HBCC值,而軟件系統往往借鑒交換機的性能指標。在電信的較大規模的呼叫中心中,性能測試往往用專用的工具,例如呼叫發生器,每小時產生幾十萬個呼叫,測試呼叫中心的性能。
有些呼叫中心,則采用人工呼叫的方式進行。一個電視購物的呼叫中心的項目中,用戶就采用了這種方法,300個坐席人員在呼叫中心外呼叫新建設的呼叫中心,呼叫動作在同一秒做出,新建的呼叫中心在1秒內接收了300個呼叫,那么BHCC=300*3600=1080000,即每小時這個呼叫中心要承接108萬個呼叫。測試的結果是交換機、ACD、業務軟件、錄音同時發生性能問題。
剛才說的情況是一個極限測試,實際情況是不會發生的。但是,在BHCC值達到交換機極限的時候,往往很多軟件就出現性能問題,例如,CPU占用達到99%,或者處理延遲達到幾十分鐘,最終導致系統宕機。
設想一下,屏幕彈出是要在坐席電話振鈴一秒以內完成,如果性能出現問題,可能客戶掛機后屏幕才能彈出。
(三)實現穩定性的方法.
實現較高的穩定性,需要很多的技術手段,但是有一個核心的要求,就是開發成本的投入要求到位,其中包括開發周期要足夠長,而且對于穩定性要求高的軟件,測試成本占的比例會很高,大大超過了代碼編寫的成本。
對于穩定性要求很高的軟件,測試成本往往占到整體開發成本的60%-70%。
(四)靈活性對穩定性的挑戰.
如果一個軟件,它為不同的項目進行修改,那么它的研發成本就會攀升,如果研發成本不夠,穩定性自然會下降。而靈活性是穩定性的殺手。
還有一個隱藏很深,但是致命的問題,就是人員不夠了,需要擴招研發人員。為什么呢?因為軟件開發了一年,10%的修改需要的時間是1.2個月,只要發生兩個項目并行,就會出現人員不夠的情況,只能擴招1個研發人員,那么,一年運營下來,血本無歸。
一年運營下來,企業只有64萬元的利潤,收益大幅提高,而且不需要擴招人員,可怕,穩定性降低很多很多,一年宕機到330小時,可能是每天宕機一次。BHCC值逐步下降到5萬。
還有一個隱藏很深,但是致命的問題,就是穩定性的問題是經常是乘法關系,即多個不穩定因素會關聯在一起,導致系統更加不穩定,因此一年宕機330小時的估算是非常保守的。
而對于客戶來說,導致眾多運營上技術問題的核心都在于軟件公司將測試成本省去,因為軟件公司可能活不下去。
來源:石頭剪子布的個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