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發文討論的是個引子,涉及到了技術和運營部門提升效率的某些具體方法,還沒有說得很細致。我們這一次暫且放開那些細致的方法,先談談工作效率提升的基礎-思維方式的轉變。
我們拋開了技術一統天下的超前思考,回到現實中來了。我們發現呼叫中心運營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人員的管理,包括:人員招聘、人員培訓、人員監控、人員激勵以及人員的職業發展等多個方面。
而談到人員管理,從相對長的時間段來看,就必須重視職業生涯規劃。現在很多呼叫中心,可能都或多或少的對于人員的流失而感到頭痛,那么作為管理者,是否仔細思考過如何挽留員工,是等到員工提出我準備走的時候,您才啟動挽留程序的嗎?是這次一定留住你的員工就是真的勝利嗎?還是“放他一馬”,以期日后再合作呢?
其實關于呼叫中心人員職業生涯規劃的論述,我們可以找到很多材料了,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這里就不堆砌文字了。
我想闡述的是另一個角度-思維方式上的,形而上的思考,比直接進入到具體操作來的會高效一些。就是因為思維方式的轉變其實是個質的問題,而我們如果能夠在質上有大的突破,帶來的效益會比一開始就鉆到量這個問題上來的效果明顯。有些人常說‘方向比速度重要’,應該也是同樣的道理。
作為其中最機動靈活并起主導作用的人,在呼叫中心運營和管理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思維方式從根本上決定了他們的工作效率。因此若要提升工作效率,先從每個個人做起,經過總結前人的分析成果,發現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須在以下方面有所支撐:
前提一:有足夠的技能知識
足夠的技能知識有助于處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沒有足夠的知識,在工作中就會不停的碰到各種無法抉擇的問題,這種情況就叫“工作中學習”,對于個人來說雖說知識效率低點,但對于公司而言,這種員工是技能不足,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前提二:足夠的經驗
經驗用來處理意外事件。經驗是從知識中升華出來的,這東西沒辦法通過培訓獲得。不管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都是個人對事情的分析和總結。
前提三:足夠的耐心
當事情處于控制狀態時,需要的就是時間來完成它了。《七宗罪》里的老警察這樣對下屬說:“我們遇到的是個恐怖的罪犯,他非常有耐心”。耐心是個多么重要的素質啊,三國中的司馬懿,比諸葛孔明年長三歲,與諸葛亮對峙了多達六次的北伐戰役,在最后一次對峙中,
司馬先生發現諸葛身體情況不好,居然是采用‘忍者神龜’的策略,無論對方怎么辱罵挑釁,就是不出戰,活活的把
諸葛先生靠得油盡燈滅。這才有了
杜甫先生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名句。值得注意的是,
司馬先生不但靠耐心戰勝了諸葛孔明,還為孫子輩兒熬下了大晉王朝。
有了以上三點,就具備了一個優秀專業者的基本素質,剩下的就是自我提升的過程:
1、培養全局觀
一個微觀的人和宏觀的人看到的東西是不同的,掌握的知識體系和思維方式、觀察角度都不一樣。宏觀的人比微觀的人多一樣東西,叫做“統籌”。我們不能用它節省勞力,但至少能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甚至避免錯誤。我們提倡一種追溯機制,能夠確保在全流程的執行過程中自動提煉更佳的流程。
2、多角度思考
在知識經濟時代,思考深度和全面程度足夠影響結果。有時候比別人多想一點,你就贏了。不要胡思亂想,思考既費時間又費精力。要圍繞著一個目標去發散思考,思考之后要回歸一個主題來驗證思考的有效性。
3、堅定的目標
一個人也好,一個組織也罷,都需要有明確目標,預測結果,并對其量化。這里實際上有個SMART原則可以參考。所謂SMART原則,即是:
·?目標必須是具體的(Specific);
·目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目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Attainable);
·目標必須和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Relevant);
·目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在組織行為的各個階段,組織的目標都是有變化的。各位一定對中國歷史非常了解,尤其是更加熟悉近代歷史,您會發現各個歷史階段的口號(或者稱為目標、綱領)都有進行階段性的調整。所以當您按照SMART原則定下了目標之后,還需要階段性的調整,以期給予您或者組織更大的牽引作用。
4、過程的控制
借鑒業內標準流程,并且選擇適合的方法,再去實施。可以少走彎路、歪路、錯路甚至是回頭路。您也可以停下腳步,但不要停止對勝利的追求,心停下了就必然會輸。
5、盡量少犯錯
保持事情的發展方向,利用知識去控制;事情開始偏離方向時,利用經驗去控制;無法控制時,就用耐心去觀察事態。每個錯誤都讓你離輸更近一步。使用任何技能去思考,去避免錯誤的發生。真正的意外是無法預測的,但錯誤可以。
我們現在提到的還只是如何從個人說起的提升效率,而放到一個組織之中,一個公司之中,一個聯盟、社會之中,我們需要協調各方力量,各方力量也在協調你的力量,大家的目標和方向一定不同,那么如何提升您的工作效率?那將是一個更大的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下一期我們來分享衡量呼叫中心效率的幾個關鍵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