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處于防疫的關鍵時期,“火神山”與“雷神山”成為了中國基建速度的代名詞,十余天落成兩所設備齊全的醫院,為全民抗擊疫情注射了一支“強心劑”。然而,這也成為一些“精打細算”的企業眼中的商機,將其搶注為商標。2月27日,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截至目前,商標局已對“火神山”“雷神山”等近600件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商標注冊申請實施管控。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登陸國家商標網進行商標檢索發現,商標局有近30家企業或個人注冊了“火神山”商標,涉及化學工業品、藥物、游戲器具和玩具、廣告、印刷品等多個品類,多達43件商標。
搶注“雷神山”商標的也有18件,涉及服裝、醫療器械、法律服務、科學技術服務等多個類別。
事實上,2月3日恢復開放商標網上服務系統后,僅僅72小時內,便有數個單位與個人申請了多達10件“火神山”商標與16件“雷神山”商標,申請注冊的商品與服務類別覆蓋了第5類藥品、第9類科學儀器、第10類醫療器械及第19類建筑材料等。
對此,商標事務所相關人士表示,我國商標法有關條款對禁止注冊為商標的情形做出了明確規定,其中第十條第八項表述為: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很顯然,鑒于“火神山”、“雷神山”是在特殊疫情之下產生的具有特殊社會意義和國際影響的名稱,那么以其作為商標進行注冊不合適也有違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所以,一般商標局會在實質審查階段以《商標法》的第十條為由,予以駁回。
果不其然,2月7日,審查部門下發了《疫情防控相關商標審查指導意見》,明確與疫情相關人員姓名,含疫情病毒名、疾病名的相關標志,疫情相關藥品標志,防護產品相關標志,其他疫情相關標志等的審查指導意見,依法從嚴從快打擊與疫情相關的非正常商標注冊申請行為。截至目前,國家商標局已對“火神山”“雷神山”等近600件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商標注冊申請實施管控。
蹭疫情的熱度,搶注商標,這并非沒有先例。當年“非典”之后,就有人以“鐘南山”為名注冊了商標;但直到現在,這些商標仍未生效。2018年,又有企業申請注冊“鐘南山”,但該申請依然被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