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各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商標違法案件30130件,案值36544.63萬元,罰沒金額47042.32萬元。其中查處商標一般違法案件3145件,案值3196.30萬元;查處商標侵權案件26985件,案值33348.33萬元,罰沒金額44307.22萬元。
違反《商標法》第四十三條第二款的27件;
違反《商標法》第十三條規定的24件;
違反《商標印制管理辦法》的144件;
違法使用地理標志的4件;
違法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7件;
違法使用特殊標志的104件;
與2016年相比,2017年各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查處商標違法案件工作呈現以下特點 :
——查處案件數量有所下降,但懲處力度進一步加大。 查處各類商標違法案件總數、立案數、收繳和銷毀商標標識數以及移送司法機關案件數和人數等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罰款總額、案均罰款額、罰款額10萬元以上的案件數等指標較上年有所增長。全年查處商標違法案件總數同比下降5.39%,查處商標一般違法案件數同比下降11.8%,查處商標侵權案件數同比下降4.27%,收繳和銷毀商標標識數同比下降19.25%,移送司法機關案件數同比下降18.02%。全年各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罰沒金額總數為47042.32萬元,同比增長17.59% ;案均罰款額同比增長23.93% ;罰款額10萬元以上的案件969件,同比增長22.66%,顯示了對商標違法行為懲處力度的加大。
——案件結構類型上,商標侵權案件占比繼續提高,商標一般違法案件占比有所降低。2017年全部商標違法案件中,商標一般違法案件除絕對數量下降以外,相對數量也有所下降,在全部商標違法案件中所占比例由2016年的11.23% 下降到10.44%。商標一般違法案件絕對數量和相對數量的下降,反映了隨著我國商標品牌戰略的推進實施,商標注冊人和使用者自身法律意識的增強和商標使用行為的進一步規范。商標侵權案件數量占比持續走高,仍然是商標行政執法工作的重中之重。此外,查處的商標侵權案件中,近64.17% 為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案件,表明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打擊商標侵權假冒工作重點仍聚焦于生產銷售鏈條末端,對生產侵權假冒違法商品進行源頭治理、查處非法印制注冊商標標識等工作尚需進一步加強。
——商標注冊人主動投訴案件比例有所增長。 2017年度的商標侵權案件中,投訴案件為10614件,占比39.33%,比上年增長了4.79%,商標權利人的商標保護意識進一步增強,更加熟悉商標保護規則,趨向于積極主張權利,主動維護自己的商標專用權。
——商標違法案件數與各省經濟指標高度正相關,東部沿海地區查處案件占主要份額。東部經濟較發達地區查處商標違法案件數量仍占案件總數的主要份額。從地區來看,查處案件數超過1000件以上的省市有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廣東省,與上年基本一致。其中投訴案件超過1000件的省市有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利用互聯網實施侵權假冒案件數超過100件的省市有上海市、浙江省。查處涉外商標案件中,浙江省2011件、廣東省1797件,兩省查處涉外商標案件數占全國查處涉外商標案件總數(6055件)的62.89%。
相關閱讀:
青海省海東市查處商標案件、經濟違法違章案件等85起
溫州市發布2017年商標違法十大案例
湖北公布10起商標侵權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