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店關門,出差減少,會議被取消,供應鏈被打亂,股市跳水,失業率飆升,在全球蔓延的新冠病毒已經對經濟社會各個領域造成了巨大損失。企業能否深刻理解“需要”“欲望”和“需求”這三個詞的不同,關系非常重大。很多企業就因為它們不能夠真正深刻理解顧客的需要,而犯下了致命的問題,這種問題被哈佛商學院的西奧多·萊維特(Theodore Levitt)教授稱作“營銷短視癥”(Marketing Myopia)。
企業要真正廣義地去理解競爭對手,深刻理解顧客需要,否則當企業犯下營銷短視癥的時候,代價就會非常之大,甚至很多著名企業因此而走上沒落或破產之路。
作為全球商業歷史上曾經最著名的品牌之一,柯達就因為犯下“營銷短視癥”這樣一個致命錯誤而失敗了。柯達曾經一度是美國頂級的品牌之一,也是美國文化擴張的一個標志。在輝煌時期,柯達曾占據全球2/3的膠卷市場,擁有員工8.6萬人,其特約經營店遍布全球各地。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在中國的大街小巷到處都能夠看到柯達的金黃色招牌。
那么,柯達究竟為什么失敗?大多數人把柯達的失敗歸結于它在膠卷時代的成功沒有轉化成數碼相機時代的成功,即認為柯達的失敗是因為膠卷被新的數碼相機技術淘汰了。事實上,這么說對柯達并不公平。柯達公司不僅是膠卷技術的領先者,同時它也曾是數碼相機技術在全世界的領先者。
企業要始終記住這樣一句話:顧客的需要是永恒的,而產品(欲望)總是會被升級換代的。任何一種新產品,只要能夠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需要,那么它都是有前途的。而舊的產品,不管曾經多么成功、多么輝煌,都有可能被新產品所替代。
隨著互聯網領域的高速發展,其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下班路上“刷一刷”,等電梯時“抖一抖”,吃美食前“拍一拍”……如今,各類短視頻應用已經融入了很多人的生活之中。
目前,從短期媒體計劃來看,數字展示廣告、社交媒體和在線視頻,是最有可能增加的渠道。尤其是社交媒體。在社交媒體上發揮創意可能是品牌與消費者保持互動并可能產生銷售的最佳途徑。但是知名度和美譽度往往與產品實力掛鉤,只有服務到位了,消費者滿意度才高。
附件:市場品牌戰略的方法:
1. 品牌資產流失是企業品牌營銷中最普遍、最嚴重的問題
2. 成本的起點就是命名
有很多企業經常講:“現在我們還不需要建品牌。”一會兒又說:“我們現在需要做品牌了,我們到了做品牌的時候了。”
什么時候是做品牌的時候?從你出生的那一刻,取名字就是做品牌的時候。你的名字可能就注定了你成功或者失敗,因為名字就是成本。
3. 品牌知名度
從創業的那一刻就要開始注重品牌的傳播。
4.品牌問題要敢于面對
不逃避就是一種擔當和一種責任。
5. 品牌升級是個坑
保持初心才會走得更遠。
6. 廣告語不要使用諧音
直言面對才會直達用戶心智。
7. 廣告投入越大,成本越低
有效的宣傳才會更多的達到受眾。
8. 廣告不是費用,而是投資,是基于預期的投資
很多公司,沒上市的時候,投廣告都不眨眼,一成了上市公司,就不投了,越來越短視。為什么呢?因為上市公司是為了“三個報表”而經營,如果投了1個億廣告,又不是當年能賺回來的,它就覺得利潤少了1個億,30倍市盈率的話,30億元市值就沒有了。
有的公司甚至就這樣一年不投,兩年不投,三年不投,最后也沒法投,本來有的業務都萎縮丟掉了,又去收購張羅別的項目搞什么“市值管理”。
9. 所有東西都要盡量地重復,盡量地不變,只有重復才能形成資產
一件事兒一直說,一直重復,一直重復。什么是傳奇?時間長了就是傳奇。
10. 我們需要反復算計的,是如何讓觀眾記住產品名字
低消費者的記憶成本。
11. 學習國際一流企業,是一個考古學問題
你不要學他們現在在做什么,他們現在做的事可能都是錯的,只是還不至于錯到馬上把企業搞垮而已。要去考察他們的第一代創始人,創業的時候是怎么做的,那才是精髓。比如,去看看可口可樂的早期是怎么起家的。
12. 投訴的顧客是最好的顧客
顧客投訴的時候就是你贏得終身顧客的時候,因為只要你傾聽他的投訴,并且解決他的問題,他會通過做你的終身顧客來獎勵你。所以,一次顧客投訴就能贏得一個終身顧客。
一下好商標就是一個好品牌,市場未動,商標先行!希望各大企業能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戰略實施,做好對自己品牌的保護。在這個商標資源如此匱乏的時代,注冊全類商標已經難上加難。你的品牌還沒有商標的話,那要趕緊去注冊了。你想在短期內獲得一枚優質的好標,建議通過購買商標的方式去獲得,時間上更快!后期商標好好經營的話,其孵化的品牌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