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關物聯網的各種技術在不斷的發展,越來越接近現實需求,產業化趨勢日益明顯。未來隨著無線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通訊協議的標準化日趨完善,使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通過物聯網獲取想要的信息,發布信息和指令。隨著相關硬件設施和云計算的進步,可以不斷的提高設備的運算能力和存儲能力,進而極大的降低數據傳輸和處理的成本,對于物聯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對于科技型企業和處在技術應用前沿的企業來說,物聯網已不再新奇,隨著這些技術日趨成熟,企業運用物聯網的范圍將會擴大。現在,對于各行各業的企業高管來說,構建物聯網可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的潛在經濟效益。
為了搶占市場先機,我國中西部各重點省市紛紛結合自身優勢,對物聯網產業發展進行布局。山西、湖北、四川、陜西等中西部重點省市依托其在科研教育、人力資源和應用方面的優勢,以及RFID、自動控制、傳感傳動、網絡通信與處理等領域的良好基礎,重點培育物聯網龍頭企業,構建完整的物聯網產業體系,大力推廣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比如山西圍繞物聯網應用,形成了以羅克佳華為主,以同昌科技、博華科技、萬立科技、理工天成、通威電子、泰森科技、亞泰電子為輔的物聯網企業集團。作為山西物聯網的“領頭羊”,羅克佳華率先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在事關國計民生的環境治理、安全生產、金融監控、節能減排等領域。
在環保領域,羅克佳華自主研發的“環保監控系統”,成功實現了對山西、黑龍江的1000多家重點排污企業的實時監控;在數字化礦山領域,羅克佳華致力于開發集生產、安全、節能、環保為一體的智能礦山;在物聯網監管技術領域,羅克佳華承擔著開發和推廣國家住房公積金監管系統的工作;在綜合節能技術領域,羅克佳華主張以合理減排為基礎,實現設備與工藝過程的優化。此外,其他物聯網企業也已將物聯網應用到山西省的車輛運營、公路交通、智能消防、電力監控、社區管理等多個領域,并取得良好效果。
陜西依托科研院所眾多的優勢,大力發展物聯網。作為中科院物聯網研究院的成員單位,西安從“十一五”開始,就參與了中科院知識創新重點方向性項目“無線傳感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綜合業務網理論及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與了兩項涉及物聯網的國家重大專項研究工作,包括“無線泛在網絡結構研究和總體設計”以及“物聯網總體架構及關鍵技術”研究。目前,陜西全省擁有1個國家級物聯網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物聯網工程技術中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等高校新增開設了物聯網相關本科和碩士專業,為物聯網的人才培養提供了堅強的后盾保障。
國內最大的物聯卡交易平臺:物聯卡之家()指出,結合我國中西部物聯網產業集群的發展來看,企業應以市場為導向,從自身比較優勢出發,加強與政府、高校、研究機構在全方位多領域進行緊密合作,形成政產學研合作的協同創新機制。從宏觀層面來說,對技術創新進行獎勵,并建立具體的獎勵機制以提高創新主體積極性。構建高效的技術創新發展體系,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物聯網技術創新網絡。物聯網創新激勵機制的建立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技術激勵機制、企業激勵機制。首先政府可以通過在政策法規、經濟調節等方面發揮積極推動作用,同時政府可通過構建、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和財稅激勵政策,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進一步引導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在微觀層面加強聯合與協作。
其次,重視高技術專項人才的培養和培訓。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等政策為基礎,從不同地區實際情況出發整合有關產業政策,使有利于提高自主創新的新政策、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得到改善;企業內部建立有利于創新發展的激勵機制,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同時留住人才。最后,努力尋求加強國際間在技術研發、產業發展等方面交流與合作的途徑,創建國際相關部門間溝通的便利環境,組織產業配套和技術交流活動,建設技術研發聯盟,最大程度集聚研發創新資源,加大研發投入,共同參與相關關鍵技術的研發課題和項目,相互間形成長期穩定、互惠互利的協作關系,促進物聯網產業發展。我國只有著力突破感知、傳輸、處理等物聯網發展層面的核心關鍵技術,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投入,以企業為主體,推進產學研用發展,才有可能占領物聯網發展的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