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提供的服務主要是基于已有信息服務業發展起來的,其中軟件與系統集成服務屬于信息技術服務業,而電信業務和廣播通信業務等信息傳輸服務業以及已有的寬帶、互聯網業務是物聯網網絡服務業的重要支撐。另一方面,物聯網產業的內部結構復雜,其發展需要協調好內部制造與服務的關系,尋求產業結構的優化發展。同時,物聯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提出,其意義在于選取具有良好經濟技術效益、穩定市場發展前景、高滲透力與影響作用的產業來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物聯網產業的發展,與我國國民經濟聯系緊密,需要立足于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國情。
物聯網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發展領域。發展物聯網產業不僅是提高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升社會信息化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成為各地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進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的起源地,在發展物聯網產業領域擁有得天獨厚的先發優勢。憑借該地區在電子信息產業深厚的產業基礎,長三角地區物聯網產業發展主要定位于產業鏈高端環節,從物聯網軟硬件核心產品和技術兩個核心環節入手,實施標準與專利戰略,形成全國物聯網產業核心與龍頭企業的集聚。
但是,我國的物聯網技術應用推出的相關產品的成本過高,這是因為其一前期科研成本需要回收;其二在生產制造這些設備過程中所需的資金都是剛剛投入,前期必然會對產品成本高核算的發生回收資金;其三再加上投入到下一代技術的研發成本也要回收。這就形成了當前物聯網設備功能不多卻售價昂貴的現象,并且因其系統不完善在使用中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這必將導致物聯網應用的減少。另一方面物聯網是具有前瞻性的產業,它可以讓我們更高效的管理世界,提高生活質量,這必然要物聯網的推廣應用。由此兩方面的矛盾形成了物聯網現階段發展的制約因素,快速打破物聯網應用初期成本過高的瓶頸是推進其發展的關鍵。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目前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正處于由成長階段到成熟階段過渡時期,有力的政策引導十分必要。因此,應立足于物聯網產業鏈的現狀,提出適合我國物聯網產業鏈協同發展的策略,從而促進產業鏈向更加優化的方向發展。
首先,政府調控政府應該掌握好調控時機,當物聯網產業鏈的發展出現混亂時,應出臺相關法律進行干預,通過凈化市場環境,使產業鏈向健康、平穩的方向發展;當物聯網產業鏈出現危機時,應在宏觀上進行調控,去除不利因素,幫助其走出危機。
其次,制定相關標準現階段我國物聯網產業鏈處于發展階段,相關標準還沒有實現統一,物聯網產業包含多個環節,各個環節都有自己的標準,如果標準不能統一,產業鏈的規模很大擴大,同時也會對物聯網產業未來的發展產生阻礙,為未來的發展留下隱患。
再次,建立信任機制有效的信任機制,能夠促進物聯網產業鏈各合作伙伴之間的優勢互補,為相互之間的合作提供保障。建立信任機制,可以通過法律手段,用法律進行約束,在合作前簽訂合同,一旦合作期間發生問題,由法律進行懲罰。信譽是企業的無形資產,良好的信譽能夠給企業帶來更多合作機會,創造更多利潤。
最后,建立安全保障物聯網的各個環節都涉及信息的傳遞,特別是在信息采集階段,個人以及企業的信息很容易受到盜取,造成損失。因此,保障整條產業鏈的信息安全至關重要,不容忽視。政府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于盜用別人信息的行為嚴厲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