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是一個由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共同構成的龐大的社會信息系統,是一個涉及國民經濟各行各業、社會與生活各個領域的一個無所不包的龐大的產業鏈。物聯網的結構復雜,主要包括感知、傳輸和應用這三個層面。而感知層,它又是多種技術,包括傳感器網絡、智能卡、RFID標簽、識別碼等等。在網絡層是融了三網,無論是通訊網、計算機網還是廣電網以及各種專網都可以作為物聯網應用傳輸的載體。第三是應用的層面,把感知和傳輸來的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作出正確的控制和決策,實現智能化的管理、應用和服務。它實現的是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感知和發揮智能的作用。
從2013年開始我國三次產業首次呈現出“三二一”的格局,第三產業的健康發展是產業結構得以繼續優化的必要條件。物聯卡之家()根據物聯網產業發展對第三產業的影響進行實證分析,結果可以看出,物聯網產業與第三產業的灰色關聯度均高于0.6300,最高達到0.7767,且R值集中在0.6600以上,兩個變量之間關系明顯,指標之間關聯作用顯著,說明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對第三產業內部行業的產出是有顯著作用的。
可以說,目前的物聯網技術己滲透到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等行業,并在其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物聯網技術在金融業的應用,實現了金融服務與資金流的數字化,帶來了金融業支付方式、管理方式和業務運作流程的革新,催生了“物聯網金融”,主要模式包括倉儲物聯網金融、貨運物聯網金融、公共服務物聯網金融。對于批發和零售業的經營而言,信息技術的應用必不可少。
將物聯網的M2M移動終端、傳感器和RFID技術應用在產品的運輸、儲藏、銷售和支付等階段中,將產品與產品、產品與設備進行互聯,增加了產品的可操控性,同時降低了成本,為批發和零售行業帶來了新的利潤增長點。而物聯網技術在安防與監控、智能家電、智能裝修和智能建筑等方面的應用,實現了人與環境的互動,滿足了對住宅房屋的任何需求,促進了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
在物流業,伴隨物聯網應用而來的“e物流”為用戶提供實時準確的貨況信息、車輛跟蹤定位、物流網絡設計和運輸路徑選擇等服務,大大提升了物流業的競爭力。根據實證分析結果,當前物聯網在環境保護、智能交通、政府工作、公共安全、智能消防、醫療衛生等領域的應用尚在起步階段,這是因為物聯網產業鏈的延伸性和穩固性不夠,但隨著物聯網的逐漸普及,必將帶來良好的市場效益。
物聯卡之家資訊根據實證分析結果進一步指出,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物聯網的廣泛應用,我們生存的世界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百姓已經切身體會到數字化技術應用和信息化建設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也體會到信息技術發展對于改善民生、方便百姓、提高老百姓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的巨大作用。
物聯網產業的興起推動了產業結構的大變動,推動了國民經濟結構向高級化演進。目前,我國國民經濟從第一產業為重演進到今天第三產業為主導的過程,技術創新有著重要的作用。物聯網產業的全面融合于各大產業中,知識技術密集型部門的發展也快于其他部門,其中發展最快的要與計算機和數據處理相關的部門。伴隨生產領域的勞動力大量解放,必然涌進由物聯網經濟引發的新興行業中去。物聯網經濟的高效率性和增值性,必然會促進工業的升級和發展,服務業發展向著信息服務轉變。產業內部也由物聯網技術的介入,加快資源整合的步伐。如今天世界各國正在推進的三網融合。這些都推動著整個國民產業結構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