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技術憑借對物質世界感知、遠程控制及智能管理程度的加深,能有效提高社會經濟資源、能源利用及配置效率,成為發展低碳經濟、生態經濟的重要手段。
首先,物聯網通過促進能源產業發展直接作用于能源消費結構合理化、利用高效化。表現在:第一,改善能源產業生產工藝,提高能源加工轉換率。第二,為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開發方面存在的諸如發電成本高、發電量人工不可控、運營維護成本高等制約性因素提供解決方法,有效降低我國清潔能源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水平,對改變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耗結構具有深遠影響。
其次,物聯網通過對政府管理方式、企業生產方式、人民生活方式的影響,間接提高我國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環境污染狀況。具體表現在:第一,政府機構借助物聯網技術加大對環境污染監控力度,及時調整政策與措施,規范企業環境污染行為,加強全民環境保護責任,促進形成節約能源、低碳環保的綠色生態。第二,傳統產業融合物聯網技術,使生產、管理更加精細化、智能化、簡單化,可有效減少生產及管理過程中物質、能源消耗,避免能源浪費,起到節能減排作用。第三,物聯網加強了人類與物質世界的聯系,促進了人與物之間的交流,有利于將人類注意力從自身利益為中心轉移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從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尋求可持續發展。
而在醫療服務智能健康管理方面,智能健康管理設備可以根據用戶實際情況設置相應參數去完成一定時間內的身體健康檢測,能夠有效地控制和護理慢性疾病。智能健康管理設備利用各種內置傳感器,快速收集身體體征數據,保證慢性病的日常護理,打破定期去醫院檢查的次數和時間的局限性,通過物聯網技術建立云后臺處理,定期將檢查報告發送至對應醫療中心,便于醫生輔助跟蹤治療。不僅降低了平時經常去醫院檢查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也有利于醫療機構進行醫療數據的整合與醫療資源的優化,通過各種大數據的分析讓提出更權威的醫療成果。
同時,智能健康管理設備還能夠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智能化交互帶來更好的人機體驗,操作過程更加簡單方便。智能健康管理產品不同于傳統繁瑣的醫療設備,作為家庭級個人硬件,能夠以簡單的操作方式滿足用戶多種功能的需求,包括進行血壓血糖的測試、睡眠和心率等實時監測、日常良好習慣的提示,還要一些疾病和用藥的相關指導,這些功能都能基于用戶個性化定制,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進行設備功能的設置。智能健康管理設備有效地為人們提供健康方面的指導,起到積極預防疾病的作用。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物聯網浪潮下,智能醫療成為醫療信息化的最終目標。醫療智能化建設涉及內容眾多,包括臨床業務智能化、管理決策智能化、患者服務智能化、資源管理智能化、醫院物流智能化、樓宇智能化等,無疑將是醫療信息化未來的長期熱點。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通過移動通信技術提供醫療信息和醫療服務,已成為醫療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內容,醫療移動化趨勢基本成型。移動醫療促進了以患者為中心理念的實現,并將朝著個性化、家庭健康監測、慢性病管理方向發展,同時其與電子病歷的結合將更加緊密。所以說,我國醫療信息化建設發展至今,正朝向“五化”(標準化、集成化、智能化、移動化和區域化)方向發展。其中,醫療信息化平臺、醫院運營管理系統、大數據和商業智能技術、移動醫療以及區域醫療等則是熱點領域。